找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营缮清吏司

营缮清吏司

官署名。简称营缮司。明清工部四司之一。掌理营建宫殿、陵寝、城廓、祠庙、仓库、廨宇、营房、府第之事,监管匠人、工役,备办物料,辨材分贮,以待兴工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三人,主事四人。南京工部营缮清吏司亦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一人,主事三人。清顺治元年(1664)沿置。设郎中满洲四人、蒙古一人、汉一人; 员外郎满洲四人、汉一人; 主事满洲二人、蒙古一人,汉二人。所属有吏科、营造科、砖木科、柜科、夫匠科等办事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裁。


官署名。明、清皆置,为工部四司的第一司,掌营建工程的事,凡宫殿、陵寝、城郭、坛场、祠庙、仓库、廨宇、王府邸第等之兴建,皆由其负责。其官有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等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一·工部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工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波白门发运司

    官署名。宋置,见“辇运司”。

  • 十二卫上将军

    官名合称。唐德宗贞元二年 (786)初置,各一人,从二品,位十二卫大将军上,为每卫最高长官。宋朝左右金吾卫、左右卫为从二品,余为从三品,无定员,以宗室或武臣为之,皆空官无职掌;南宋初多不除授,孝宗隆兴

  • 掌翰

    官名。唐高宗龙朔年间有此官,掌笔墨纸砚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尚辇局》注。杂任职名。唐置,属殿中省尚辇局,掌纸笔砚等杂供奉之事。

  • 总理河漕

    官名。明置,掌治理河道。由尚书、侍郎、都御史等官担任。见《明史·职官二·都察院》。

  • 騊监长

    官名。 秦置, 属太仆。入汉因之, 主騊监, 掌皇帝乘马。 东汉省。

  • 三都大官

    北魏“中都坐大官”、“内都坐大官”、“外都坐大官”的合称。详见各条。

  • 戎部

    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右六司支司之一,置郎中、员外,以主其事。

  • 京畿都漕运司

    官署名,明初设此官署,掌京畿漕运事务。其官有漕运使,正四品;知事,正八品;提控案牍,从九品;属官监运,正九品。见《明史·职官二·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一员》。参看“漕台”条。

  • 广积库

    官库名。明置,掌净盆焰硝、熟硫黄,备盔甲厂等处成造火药,凡京营春秋操演,均取给于此。以掌库一人为主官。

  • 八作司

    官署名。宋初置,隶三司,掌京城内外缮修事务。太宗太平兴国二年(977)分为东、西八作司,真宗景德四年 (1007) 复并为一司,仁宗天圣元年(1023) 再分为二司。辖泥、赤白、桐油、石、瓦、竹、砖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