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党
宋哲宗元祐时旧党的宗派之一。见“朔党”。
宋哲宗元祐时旧党的宗派之一。见“朔党”。
1811—1889清山东历城(今济南)人,原名綎,字公度,一字小湘。咸丰进士。咸丰三年(1853)太平军北伐进逼山东,奉旨回籍会办山东团练,以功授山西大同知府,后改知蒲州,镇压太平军和陕甘回民起义。同
见“邗沟”。
辽涿州新城(今河北高碑店东南)人,字昌寿。辽进士。官至御史中丞、辽兴军节度使兼汉军都统。金太祖下燕京,归新城故里。宋得新城,累诏不应。宗望再取燕山,诣金军幕府告谒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从宗望谋划军机。
官署名。明初都察院十二道之一。洪武十五年(1382)始置,设监察御史三至五人。掌监察百官,以时巡按所部,追核刑名,照刷卷宗;并协管在京吏部、金吾卫、旗手卫、直隶苏州府卷宗照刷工作。建文中罢。成祖即位,
1818—1868清江苏江阴人,字鹿潭。曾为淮南盐官,权东台富安场大使。同治七年(1868)冬往衢州,途卒于吴江。一生落拓。早岁为诗,中年以后专力于词,遂负盛名。词多婉约,诗亦悲壮。有《水云楼词》、《
明陕西汉中人。正德初,从刘烈于川东起义,转战川、陕交界山区。正德四年(1509)刘烈战死,率余部坚持战斗。八年在汉中战败,不知所终。
即“芒卯”。
?—1129宋潞州上党(今山西长治)人。康王开元帅府,信德守臣梁扬祖以兵万人至,傅隶其部下。隆祐太后南渡,任统制官护送。建炎三年(1129)高宗从王渊议逃杭州时,以为扈卫。后嫉王渊拜同签书枢密院事,偕
?—1456又作阿拉克丞相、阿拉克忒睦尔丞相、阿剌平章。明时瓦刺贵族。也先重臣。正统十四年(1449),助也先袭宣府、赤城等地,后力主与明议和。景泰五年(1454),因权位之争及报杀子之仇,举兵击杀也
书名。五代时后梁敬翔撰。二十卷。记朱温事。起唐广明元年(880),迄天祐四年(907)。内容实即《大梁编遗录》之前半部。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