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伊斯哈克·瓦里

伊斯哈克·瓦里

(1508—约1599、1605) 托钵僧。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之祖。和卓※玛哈图木·阿杂木第七子(一作第四子)。母为苏图克·布格拉汗后裔。原籍中亚撒马尔罕达合比德村人。幼时被迎往巴里黑(今阿富汗境内)。继又移居希萨尔和布哈拉,并在当地就读。生性明敏。明万历八年(1580)末,应叶尔羌汗国阿布都·卡里木(阿布都·哈林)汗召请,前往喀什噶尔(今喀什)、和阗、阿克苏等地传教。后与汗龃龉,被迫移居布鲁特(今柯尔克孜族)和哈萨克地区。寻,复被召回,并取得汗婿穆罕默德苏勒坦信任。前后居留十二年。二十年(1592)左右,离喀什噶尔前往撒马尔罕,与异母兄※玛木特·额敏争夺宣教权力。死后被葬于赛独。据说早年在汗阿里克(今叶城)西黑山布教,故其教徒被称为“黑山派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弄麻等十一族

    藏族古部族名。见于《元史·世祖纪》。元代分布于威州(属宣政院辖地,在今四川阿坝地区汶川一带,治汶川县西北)山谷燔。元至元四年(1267)五月,受招归附,赐以玺书、金银符。十一族各族部名称史籍失载。

  • 布主

    参见“沟主”(1135页)。

  • 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六世

    见“洛桑图丹嘉措”(1735页)。

  • 纳克什班底派

    伊斯兰教※苏菲派中的一个派别。14世纪时,巴哈丁(1317—1389),创于布哈拉。以在举行宗教仪式时,默诵经文,在胸前划线,表示静化心灵,不狂热呼喊,与一般苏菲派有别。“纳克什班”意为“画”或“画家

  • 帐房戴头婚

    裕固语称“杨恩开楞”。旧时裕固族婚俗。流行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等地区。女子长到15或17岁时,须举行戴头仪式(似成人礼)。父母事先请喇嘛根据姑娘的属相和生辰选择吉日良辰,一般在夏历腊月初八,天刚亮时

  • 八角事件

    四川小金县八角屯藏族等反对军阀之斗争。1917年八角屯藏汉人民因不堪军阀的压迫和苛敛,在藏族喇嘛查都若巴、汉族傅南山等人率领下举事,众至6—7千人,两月内先后攻占懋功、抚边、绥靖、崇化及丹巴县。提出“

  • 铁尔浑碑

    见“塔亚亚特碑”(2162页)。

  • 尉眷

    ? —463北魏大臣。代郡人。鲜卑尉氏(尉迟氏)。辽西公尉诺子。明元帝时,执事左右,为大官令。太武帝即位,与散骑常侍刘库仁等8人分典4部,绾奏机要,赐爵山桑侯,加陈兵将军。改安北将军,出镇北境。从征柔

  • 温都部

    辽、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。属胡里改女真。分布于来流水(今松花江支流拉林河)以南,匹古敦水(今蜚克图河)以北地,境内有星显水,阿斯温山。地产铁,民居有以锻铁为业者。是当时女真族中强大的部族之一。景祖乌古鹖

  • 莫温河卫

   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。亦作们河卫。永乐六年(1408)正月,与秃都河等7卫同时设立。在今兴凯湖西南的们河流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