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傈僳族家长奴隶制

傈僳族家长奴隶制

18至19世纪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发展起来的早期奴隶制社会形态。20世纪初整个怒江地区约有奴隶3000余人,其来源主要通过收养、掠夺、买卖或人身抵债等方式,以童奴和年青女奴为多,大都以养子或养女身份出现在家庭中,称蓄奴主阿爹或阿叔。通常与蓄奴主同起居、共饮食,蓄奴主是在亲属关系掩盖下对奴隶进行剥削,奴隶除了从事田间劳动外还要担负各种家务杂役,但主人一般不脱离劳动。奴隶在家庭及社会地位虽然比较低,时遭主人打骂,但主人对奴隶没有生杀予夺之权。某些具有真正养子、养女身份者,主人得为其成家立室,甚至能继承部分主人财产。对一般女奴出嫁,主人要索取聘礼;也为男奴娶妻,婚后给予小块土地令其分居,但得继续为主人劳动,且所生子女,仍为家奴。由于分居奴占有一定生产资料,成为半独立的劳动者,他们交纳一定赎身银后可以成为自由农民。属债务奴隶者,在债务清还后即可摆脱奴隶身份。20世纪初,在云南地方政府殖边队武力强制下,当地大部分奴隶均被释放,及至解放前夕,只有少数头人或个别富户畜养奴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南诸路释教总统所

    元代管理江南诸路释教寺院僧尼机构。至元元年(1264),置总制院(后改名宣政院),命八思巴领院事,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。十六年(1279),灭南宋,统一全中国,于江南诸路设释教总统所,先后任命

  • 王杲

    1529—1575明建州右卫著名首领。又名科勺。女真族。喜塔拉氏。多贝勒子。曾就学抚顺,兼通女真、汉族语言、文字。嘉靖间(1522—1566),史称建州右卫都指挥使(《明实录》不载),自称都督,俗称阿

  • 万俟道乐

    即“万俟道洛”(105页)。

  • 唐喀禄

    ?—1758清朝将领。蒙古正蓝旗人。他塔拉氏。初任笔帖式,雍正十三年(1735),晋理藩院堂主事。乾隆六年(1741),迁员外郎。十九年(1754),赐副都统衔,赴北路军营管理新降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、

  • 蒲古只

   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贵族。曾任本部夷离堇(军事首领)。处世于契丹开国前夕,时统治者内部争权斗争异常激烈。当大迭剌部夷离堇匀德实(辽太祖※耶律阿保机祖父)被耶律狼德杀害后,他以计诱狼德党,一并诛之。痕德堇

  • 投下户

    辽及元代诸王、贵戚、勋臣所领有的俘户和私奴。一作头下户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“头下军州,皆诸王、外戚、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,或置生口,各团集建州、县以居之”。视户数多寡,分置投下州、军、县、城堡,向本主及

  • 高昌垒

    见“高昌故城”(1918页)。

  • 孙威敏征南录

    书名。亦名《征南录》。孙沔镇压侬智高起义记。一卷。北宋滕甫(字元发,一字达道,浙江东阳人)撰。皇祐四年(1052),侬智高起义军据邕州,宋朝派狄青、孙沔、余靖率宋军前往镇压。次年,事平。狄青率宋军归朝

  • 拉机

    藏传佛教寺院组织机构名。藏语音译,意为“寺院总管”。一般由寺院各扎仓的堪布、铁棒喇嘛(即措钦乌孜)、执事僧(即协傲)、公家主管等组成。主要指拉萨三大寺的此种机构。开会议事,称“拉机罕杰”,意为“拉机集

  • 曹王

    金封爵,大国一字王号。皇统二年(1142),已废伪齐皇帝刘豫由蜀王改封;皇统初尚书右丞相萧仲功受封;天德二年(1150),刘彦宗次子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刘筈进封;正隆元年(1156),张通古以司徒致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