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前秦

前秦

十六国之一。氐族苻氏所建政权,故又称氐秦。东晋永和六年(350),略阳临渭(今甘肃秦安东南)氐族首领※苻洪乘后赵衰亡之机,在枋头(今河南淇县东南)自立为大将军、大单于、三秦王。欲西返关陇,旋暴死。次年,洪子※苻健遵嘱率众西进,据有关陇,称天王、大单于,建元皇始,国号大秦,置百官,都于长安(今陕西西安西北),史称前秦。皇始二年(352),称帝。四年,击败入关的东晋桓温之军。宣布废除后赵部分苛政,缓和关中胡、汉矛盾,并与南方通关市,致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。永兴元年(357),※苻坚继位后,去帝号,称大秦天王。重用汉族士人王猛等执政,整顿吏治,鼓励农耕,提倡儒学,发展经济、文化,国力增强。先后灭前燕、前凉及代国,取巴蜀,并派吕光经略西域,曾一度统一北方。辖境东极沧海,西并龟兹,南括襄阳,北尽沙漠。建元十九年(383),苻坚亲统90余万大军向东晋发动进攻,淝水(今安徽瓦埠湖一带)一战,大败而归。原被统治的各族首领纷起割据,国势衰落。二十五年,苻坚为后秦姚苌所杀。后子※苻丕及族孙※苻登相继即位,转战山西、甘肃,屡遭西燕、后秦、东晋军袭击。延初元年(394),登被后秦姚兴杀害,子※苻崇逃至湟中(今青海湟水两岸一带)即帝位,寻为西秦乞伏乾归遣将所杀,国亡。历6主,凡44年(若从苻洪称三秦王始,则历7主,凡45年)。附前秦帝王世系:

猜你喜欢

  • 可黎可足

    唐代吐蕃赞普。即赤祖德赞,又名日巴坚。参见“赤祖德赞”(1014页)。

  • 德勒库达日依勒

    萨满教神祗之一。鄂伦春语音译。“勒”字亦作“乐”或“尔”。流行于今内蒙古、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。据说是主管人畜患癫痫病的神。神偶是在一块方布上画龙、蟒各两条,凶鸟两只,太阳、月亮各1:再用木刻1个1只

  • 周书

    纪传体断代史书。隋唐之际令狐德棻(583—666)等撰。50卷。德棻为宜州华原(今陕西耀县东南)人。关陇贵族,北周大将军令狐整孙。随李渊建唐,官至礼部侍郎、国子监祭酒,弘文馆、崇贤馆学士。颇有文名,曾

  • 普福

    ?—1802清朝大臣。蒙古正黄旗人。乾隆十年(1745),由闲散袭佐领。十七年(1752),授兵部额外员外郎。五十一年(1786),往西宁办事。五十三年,任驻藏帮办大臣。五十五年(1790)五月,擢办

  • 斋桑淖尔

    即“烘和图池”(1927页)。

  • 撒力卫

   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。亦作散力卫、萨里卫。永乐三年(1405)二月,把兰等处女真人卯义等来朝,明廷始置卫,以卯义为指挥佥事。据考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岔林河屯。一作在依兰县对岸巴兰河附近。

  • 石达开

    1831—1863太平天国著名将领。广西贵县那良村人。壮族(一说祖籍广东客家人)。早年丧父,因家境尚较丰裕,故能自动攻读诗书,颇通文辞,曾赴省应试,举孝廉。平日喜言兵,精通兵法。道光(1821—185

  • 盖吴起义

    北魏统一北方后,不断加重对各族人民的压榨与奴役,陕西渭北高原的各少数民族受害尤重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(445),卢水胡人盖吴于九月起兵于杏城(今陕西黄陵县东南),反抗北魏,自号天台王,置百官。派部落帅白

  • 承化寺

    黄帽派喇嘛庙。俗称“喇嘛库伦”。蒙古名“阿勒泰夏拉苏默”。位于今新疆阿勒泰县附近。清同治九年(1870),大喇嘛棍噶扎勒参主持兴建。有房30余间。盛时有喇嘛200余人。清季曾为西北地区抗俄斗争前哨阵地

  • 青海马帮

    系指解放前每年由青海往西藏拉萨等地经商的20—30家行商,为驮运货物而结成的骡马商队,最多时有骡马3—4千匹。除驮运内地出产的绸缎、布匹、酒、醋、红枣、挂面等物品外,也有一部分骡马在西藏出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