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不尔
明宣德年间贵州苗民起义首领。贵州乌罗府新朗寨(今松桃境内)人。当地苗族首领。宣德初,湘黔边区旱灾,苗民生活困苦。六年(1431),苗民龙三、白大虫等起而暴动。翌年,他亦率众举事。攻清浪(今镇远境内),杀官吏,并联络湖广筆子坪苗民龙不登等,攻五寨、白崖等地。贵州总兵官都督萧授调集贵州、四川、湖广10余万官兵,于次年五月进攻筆子坪,杀害起义首领吴不跳等,不尔亦在战斗中牺牲。
明宣德年间贵州苗民起义首领。贵州乌罗府新朗寨(今松桃境内)人。当地苗族首领。宣德初,湘黔边区旱灾,苗民生活困苦。六年(1431),苗民龙三、白大虫等起而暴动。翌年,他亦率众举事。攻清浪(今镇远境内),杀官吏,并联络湖广筆子坪苗民龙不登等,攻五寨、白崖等地。贵州总兵官都督萧授调集贵州、四川、湖广10余万官兵,于次年五月进攻筆子坪,杀害起义首领吴不跳等,不尔亦在战斗中牺牲。
纳西族东巴(达巴)教祖师。据象形文字经书载,自幼聪明,学会各种本领。及长,在禅神处与藏族本教巫师一起学习经典和法事。因斗法失败,回乡创立东巴教,并创制图画象形文字。被东巴教徒和纳西族群众视为精通经书、
州名。原为邓至羌所据之地,并建邓至政权。自亭街以东,平武以西,汶岭以北,宕昌以南皆其所有。南北朝时地属吐谷浑,西魏废帝元钦(551—553年在位),逐吐谷浑,据有其地,置宁州,后改邓州,置邓宁郡。以邓
即“图苏胡城”(1437页)。
见“赤峰县”(1013页)。
辽时对妇女的尊称。契丹语音译。是由“阿点”和“夷离的”复合成的词组。“阿点”意为“贵”;“夷离的”与“乙林免”词干相同,意为“妃”、“大臣夫人”。合为“贵妃”或“贵夫人”之意。
亦称合掌露齿菩萨像。典型辽代佛教塑像。现藏于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。辽代佛教塑像突破一般佛像的静寂、肃穆之风,以形象生动、亲切感人、极富生活气息而著称,在我国艺术史上占重要地位,是像为辽塑代表作
藏语称“恰得”,意为领主“亲手耕种”的土地,指原西藏地方政府时代,谿卡(庄园)内由※谿堆(庄园代理人)直接经营并靠“乌拉”(无偿劳役)耕种的土地。多分布在领主住宅周围,土壤肥沃、水源充足的上等地(不包
南朝齐、梁等政权对吐谷浑国的称呼。见“河南国”(1506页)。
藏传佛教举行法事的一种称谓。《元史·释老传》载:西番僧“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,号称好事者”,“有曰亦思满蓝,华言药师坛。”藏语smanbla,译为“药师坛”,为消灾免疾所举行的法事。
辽朝大臣。渤海后裔。辽开泰年间(1012—1021),官至南府宰相,出为知黄龙府。为政善绥抚,今辽河地区诸族皆怀服。曾主动向辽请取女真蒲鲁毛朵部境内渤海人,领兵至大石河驼准城掠得数百户以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