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哥巴文

哥巴文

我国纳西族曾使用过的一种音节文字。“哥巴”是纳西语“弟子”、“徒弟”的意思。因为哥巴文创制于东巴文之后,又有不少字来源于东巴文的简化形式,所以改名“哥巴”,表示以东巴文为师的意思。有的学者认为哥巴文早于东巴文,也有人认为东巴文中的图画文字产生最早,其次是哥巴文、东巴文中一字一音的象形文字出现最晚,它是在哥巴文的影响下产生的。从几种类型文字所写的经书种类和册数看,图画文字经书最多,哥巴文经书很少,一字一音的象形文字经书更少。哥巴文主要使用于云南省丽江一带和维西的部分地区,笔画简单,一个字表示一个音节。但标音不标调,必须依赖上下文才能读出正确的字音,确定其意义。纳西语约有300多个音节,而哥巴文由于重文别体很多,其数目则比纳西语的音节多得多。再者哥巴字体不大固定,因地、因人而异,形成一音数字,有的同字异义,只好由读者自己去揣摸确切含义。关于哥巴文字型结构的来源,大体有以下几类:(1)选用笔画简单的东巴象形字;(2)取东巴象形字加以变化或简化;(3)采用笔画简单的汉字,或取其形,或取其音、形,或取其形、义;(4)用表意的方法造字。哥巴文自左向右横写,流传不广,文献不多,影响远不如东巴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捐毒

    西域古国名。王治衍敦谷(今帕米尔阿赖谷地)。西汉武帝(前141—前87年在位)时有户380,口1100,兵500。属西域都护。居民“皆故塞种”,从事游牧,依葱岭,随水草移徙。衣服类乌孙。三国时并于疏勒

  • 绥远清丈局

    旧官署名。1926年春,由晋系军阀绥远都统商震设置,隶属绥远都统衙门政务厅,主管重新丈放夹荒、余荒土地,发放土地执照等项事务。实际以清丈、发照为名,肆意索取发照费、清丈费,增加群众负担,并乘机掠夺牧民

  • 小汉

    见“萧翰”(1992页)。

  • 帖木格斡惕赤斤

    见“铁木哥斡赤斤”(1880页)。

  • 羽真侯

    契丹早期部落名。为※古八部之一。始见于《魏书》中的“显祖纪”和“勿吉传”,而该书“契丹传”和《辽史》均不载。据契丹古老传说,一神人乘白马,与一天女驾青牛车相遇※木叶山,结为夫妇,生8子,后繁衍为8部。

  • 黄鼎凤

    1828—1864清咸丰、同治间广西贵县农民起义领袖。又名黄三。贵县覃塘青云村人。壮族。出身贫苦农民之家,为人刚直不阿,好打不平。咸丰二年(1852),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,在家乡覃塘设馆拜会,倡议

  • 旺扎尔

    ?—1762清朝大臣。蒙古正白旗人。图伯特氏。领侍卫内大臣拉锡子。雍正六年(1728),由荫生授三等侍卫,历任御前二等侍卫、镶蓝旗满洲副都统。乾隆三年(1738),与侍郎阿克敦台吉额默根赴准噶尔,议定

  • 六洞长官司

    土司名。明洪武五年(1372)置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,隶湖广都指挥使司。下辖※腊惹洞、※麦著黄洞、※驴迟洞、※施溶溪、※白崖洞、※田家洞等6个长官司。长官由各洞总管担任,世有其土,世袭官职。经350余

  • 贡乔森格

    1768—1833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二十五任堪布。藏族。嘉木样二世兄弟昂拉百户洛哲之长子。入拉卜楞寺,由嘉木样二世授沙弥戒,学习藏文。乾隆四十九年(1784),随嘉木样赴西藏拜隆多喇嘛强为师。后获拉然

  • 邓至羌

    ※西羌的一支。因居于白水流域,又称白水羌。《北史》本传称居于亭街以东,平武以西,汶岭以北,宕昌以南。《通典》称今交川郡(四川松潘)之南,通化郡(四川理县、通化)之北,交川、临翼(松潘茂汶间)、同昌(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