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基诺族

基诺族

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自称基诺,旧他称“攸乐,清文献称之“三撮毛”。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洛克(基诺山)。18021人(1990年)。其族源,一说从基诺山北部附近地区迁来;一说源于由北南迁的古氐羌人。其地元属彻里军民总管府,明隶车里宣慰司,清初设攸乐同知,建攸乐城,不久裁撤。清中叶以后为思茅厅攸乐土目管辖,由车里宣慰使刀绍文委任叭竜横为土目,从此受傣族封建领主统治。民国时期因不堪国民党的残酷压迫和剥削,1941—1943年曾举行争取民族生存的基诺起义。新中国成立前,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。以刀耕火种农业为主,兼营狩猎和采集,善种茶,手工业尚未从农业中分离出来。有本民族语言,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,无文字。主要为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制。但父系家族公社曾长期保留,家族成员集体居住在一幢干栏式大房子内。信奉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。行独木棺土葬。传统节日有※特毛且、※洛毛竜等。解放后,农业、种茶和苡仁以及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都有了迅速发展,已开垦了大量水田。参见“基诺”(2027页)、“三撮毛”(50页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宗喀巴

    1357—1419西藏佛教史上著名宗教改革者、藏传佛教格鲁派(黄教)创始人。本名罗桑札巴贝。青海西宁西南宗喀人,故名宗喀巴。藏族。父伦本格元末官达鲁花赤(镇守官)。元至正十九年(1359),3岁随父谒

  • 染干

    即“启民可汗”(1174页)。

  • 驻藏司员

    清代驻藏大臣衙门内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。亦作驻藏章京。一般由理藩院员外郎或主事调充,初为1员,后增为4员。乾隆四年(1739),照驻扎哈密、瓜州司官之例,2年一换,后改3年,期满后,仍由理藩院派员更替。

  • 积利城

    参见“积利州”(1882页)。

  • 土伦泰

    ?—1649蒙古族。察合台后王哈密巴拜汗子。顺治六年(1649),被哈密、吐鲁番部分封建主和河西回族义军首领丁国栋等拥立为王,树起反清旗帜,并于肃州建立割据政权。嘉峪关内外各族群众纷起响应,甘、凉等地

  • 纽的该

    ?—1360元朝大臣。蒙古阿儿剌氏。成吉思汗“四杰”之一※博尔术四世孙。初任宿卫,累官同知枢密院事,后罢官居家。顺帝至元五年(1339),奉使宣抚达达地,整治有司不公不法事30余件,颇有政绩,以才升知

  • 翕侯

    官名。又写作“翖侯”。汉代乌孙、大夏、康居等均有设置。国事一般为若干翕侯分管,由国王统领。参见“五部翕侯”(266页)。

  • 农土

    即“嫩秃黑”(2482页)。

  • 牙迷哈毛

    拉祜语音译,意为“老姑娘”。详见“敲哈毛”(2462页)。

  • 孛术鲁娄室

    ?—1234金末将领。女真族。孛术鲁氏。天兴二年(1233)九月,蒙古军围攻蔡州(今河南汝南),奉命以总帅、世袭谋克,与完颜承麟守东面。十二月,权参政,由承麟代其为东面元帅,权总帅,共同救应。翌年正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