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郭
明代东蒙古永谢布部人。《蒙古黄金史》作孛浑。※布库索尔逊子。正统十四年(1449),父因违令将俘虏明英宗一事泄与也先之母而被杀。景泰五年(1454),瓦剌诸领主因争权内讧,也先兵败逃至其家中,被其母认出,遂杀之替父报仇。
明代东蒙古永谢布部人。《蒙古黄金史》作孛浑。※布库索尔逊子。正统十四年(1449),父因违令将俘虏明英宗一事泄与也先之母而被杀。景泰五年(1454),瓦剌诸领主因争权内讧,也先兵败逃至其家中,被其母认出,遂杀之替父报仇。
召庙名。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苏木南60华里处,故俗称洪格尔庙。康熙五十年(1711)兴建。为西大庙分庙。有殿舍100余间,为汉、藏型混合式建筑。寺内喇嘛最盛时达500人。由活佛任住持,另有两名呼毕
元代从和林通往察哈台封地的正式驿道。早在成吉思汗时代(1206—1227),从岭北至西域就已有临时性驿路,全真道教首领丘处机于成吉思汗十六年(1221)赴大雪山(兴都库什山)谒见成吉思汗及十八年东返燕
藏语称“门拉莫钦波”,清译“摩罗木”或“默朗穆”,意为“大愿法会”。通称“传大召”。始于明永乐七年(1409),宗喀巴为纪念释迦牟尼,于藏历正月,在拉萨大昭寺倡办了一次讲论佛经、发愿祈祷的宗教法会(即
书名。清史资料系年长编。因国史馆在清宫东华门,故名。有3种:①清乾隆朝蒋良骥(1723—1789)撰。32卷。起于天命迄至雍正,多收实录以外的红本和档案资料,史料价值较高。 ②光绪朝王先谦(1842—
?—383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。字博休。略阳临渭(今甘肃秦安东南)氐人。前秦国君※苻坚季弟。文武兼备,聪辩明慧,善谋略,精骑射。崇尚黄老之学,著有《浮图赋》,壮丽清赡,世咸珍之。苻健在位时(351—35
见“兀讨温河千户所”(112页)。
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。俗称宗科札萨克旗。雍正元年(1723),哈尔噶斯拒从罗卜藏丹津叛清。三年,授札萨克一等台吉,建旗。下设佐领1。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。乾隆四十七年(1782),赐世袭。牧地跨柴达木河。
见“雪山党项”(2036页)。
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。永乐六年(1408)二月,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、火秃等56人来朝,以其居地置卫,与弗朵秃河等17卫同时设立。《满洲源流考》作乌尔坚山卫,并说清代有乌尔坚山,在吉林城(今吉林
1822—1864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(意为“广大土地之主”)。傣族。刀太康之子。道光十三年(1833),原宣慰使刀绳武携印潜逃后,十四年,清廷应其父之请,委其为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。缅甸木梳王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