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必里卫

必里卫

明代藏区卫所名。永乐元年(1403),由※必里千户所升置。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境。初以故千户哈即尔加弟喇嘛失加、千户阿卜束男结束为指挥佥事。五年(1407),奉朝命与护教、赞善诸王和朵甘、陇答卫等复置驿站以通贡使,为沟通中央与藏族地方的往来作出贡献。后,其官员多次遣使入贡方物,受到朝廷嘉奖。所属官员,依明土官承袭例替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祁土司

    明朝土族土司。以别于东祁土司而言。因居青海西宁县祁家川,与东祁土司所居青海乐都一西一东相对,故名。自第一代土司祁贡哥星吉(明封副千户)起,至末代土司祁昌寿(袭指挥使)止,共19代。附:西祁土司世系(居

  • 刘乞归

    北魏大臣。匈奴独孤部人。北魏定州刺史※刘罗辰曾孙。太武帝太平真君(440—451)中,任中散大夫。献文帝(465—471年在位)末,为主客尚书。孝文帝(471—499年在位),署东雍州刺史,赐爵永安侯

  • 宰牲节

    节日名。回族及信仰伊斯兰教之民族的三大节日之一。阿拉伯语“尔德·艾祖哈”意译。又称“古尔邦”节,系阿拉伯语“牺牲”、“献牲”,即“宰牲献祭”之意。西北地区又称“献牲节”、“忠孝节”。俗称“小尔德”节或

  • 褥奢

    高句骊国官号。见于《北史》、《周书》、《隋书》,列为高句骊国12等级(《周书》加※“褥萨”为13级) “大官”中的第十级,位于※“小使者”之下,※“翳属”之上,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。其他正史皆不载。新旧

  • 香日德寺

    藏传佛教寺院。亦称“班禅香日德寺”、“班禅行辕”。在青海都兰县香日德镇近郊。清代前期,香日德地区之香加蒙古族,为班禅属民,该地为班禅商上堪布住牧地。清乾隆四十四年(1779)初建。分2处:一处为宗教活

  • 耆英

    (1787或1790—1858) 清朝大臣。满洲正蓝旗人。爱新觉罗氏。清太祖努尔哈赤二弟穆尔哈齐第九子祜世塔后裔,监察御使禄康子。字介春。荫生出身。嘉庆间,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、护军统领。道光四年(1

  • 查弼纳

    ?—1731清朝大臣。满洲正黄旗人。完颜氏,世居鄂尔浑地方。爱音布之孙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3),袭云骑尉世职。二十八年(1689),管佐领。后历署护军参领、吏部郎中。五十年(1711),迁内阁侍读学

  • 郁捷

    见“过折”(757页)。

  • 米隆

    西藏珞巴族对来自异氏族定居户的称谓。亦作纽磅、纽巴,珞巴语音译,意为“无地人”、“他氏族人”。须得到住地氏族或村寨首领同意后方能定居。经济生活以打工、开垦村公有林荒地、经营绝嗣和外迁户的土地,或借蓄奴

  • 新疆屯田

    清代开发新疆的措施。新疆古称西域,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屯田,但规模均不及清代。清屯政创设于康熙五十五年(1716),乾隆二十四年(1759)清军统一天山南北后,始大规模兴屯。垦区遍及天山南北,尤以天山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