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寿寺
召庙名。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西五十里什报齐村北大青山之阳。蒙古语称纳苏达阿萨拉勒图苏默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)建。康熙年间大殿落成,呈报清廷,康熙帝赐名慈寿寺。由建寺者察罕迪彦齐呼图克图为第一任住持,嘉庆二十三年(1818),察罕迪彦齐逝世后,历由该寺之达喇嘛相继主持。
召庙名。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西五十里什报齐村北大青山之阳。蒙古语称纳苏达阿萨拉勒图苏默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)建。康熙年间大殿落成,呈报清廷,康熙帝赐名慈寿寺。由建寺者察罕迪彦齐呼图克图为第一任住持,嘉庆二十三年(1818),察罕迪彦齐逝世后,历由该寺之达喇嘛相继主持。
即“拔都鲁”(1364页)。
十六国南北朝时西北诸族对※吐谷浑之蔑称。见“阿柴虏”(1215页)
见“木鹿城”(257页)。
契丹族风俗。妇女于立春之日作春书,以青缯为帜,刻龙、象、或蟾蜍以衔之,帜上书“宜春”。
?—1868清朝大臣。蒙古正黄旗人。托克托莫特氏。内务府大臣明训弟。嘉庆二十四年(1819)进士。以主事用,分兵部。道光五年(1825),补官,十三年(1833),充武会试提调。十四年,升员外郎。十六
?—1966辛亥革命志士。字晏山。回族。祖籍江苏铜山。后迁居湖北襄阳。1905年应征入张之洞湖北常备军马队。1906年进入湖北陆军第八镇马队第八标二营充当学兵。1909年加入共进会,被委任为马队第八标
1872—1913清末民主革命的先行者。又名郗安仁,字沛生。云南盈江县人。傣族。云南腾越干崖宣抚使※刀盈廷之子。光绪十七年(1891),承袭土司职。曾受父命率土兵屯守边陲,多次与入侵英军战斗。受革命思
元朝大臣。汉名恂。畏兀儿人。魏国公※布鲁海牙孙,恒阳王※廉希宪次子。仁宗时,仕至江南行御史台中丞。延祐七年(1320),英宗即位,任中书平章政事。至治二年(1322)三月,与参议中书事张养浩等董理国学
?—994宋代凉州(今甘肃武威)吐蕃部大首领。淳化二年(991),率本部首领贡于宋,开辟茶马互市场所。后,与党项人争夺卖马商道灵州路,上表宋朝,请求援助,以通朝贡。与宋保持友好往来,接受宋之封赐,官至
古地名。始见于《汉书·地理志》载:“会稽海外有东鳀人,分20余国,以岁时来献见”。有学者认为指今台湾澎湖等地。多数学者据《后汉书·东鳀传》载有东鳀、亶州、夷州并提,而夷州即今之台湾以为通说,推断东鳀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