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牲乌拉城
地名。简称乌拉。位于今吉林省西北部。清顺治初年设城。城在松花江东。城周15里,4门。内有小城,周2里,东西各1门。中有土台,高8尺,周百步,为清代较早设城之一。旧为乌拉贝勒布占泰所居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,以旧城被水灾,另筹建城。四十五年奉旨移至旧城东高埠向阳地。城周8里,每面2里,各设城门1座。设总管协领等官驻防,居民900余户,隶永吉州。清时城内惟“旗仆占据,不准容留浮民”,城西门外为“商贾集镇”。治内有汉、满两族久居。清末至民国初年,相继迁入蒙古、朝鲜、锡伯、回等民族。
地名。简称乌拉。位于今吉林省西北部。清顺治初年设城。城在松花江东。城周15里,4门。内有小城,周2里,东西各1门。中有土台,高8尺,周百步,为清代较早设城之一。旧为乌拉贝勒布占泰所居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,以旧城被水灾,另筹建城。四十五年奉旨移至旧城东高埠向阳地。城周8里,每面2里,各设城门1座。设总管协领等官驻防,居民900余户,隶永吉州。清时城内惟“旗仆占据,不准容留浮民”,城西门外为“商贾集镇”。治内有汉、满两族久居。清末至民国初年,相继迁入蒙古、朝鲜、锡伯、回等民族。
西夏官署名。西夏语音“酩腮”。掌全国政务,属上司。用50两银印。长官为中书令或中书相,用20两铜包银印,或15两铜印。西夏文《官阶封号表》和《天盛律令》载中书位有六大:中书智足、业全、习办、义观、副、
辽末大臣。字稍隐。奚族。为奚六部敞稳萧突吕不之七世孙,五蕃部节度使※萧乐音奴子。史载其能识契丹、汉两种文字,并通天文、相法。19岁入仕,初为本部郎君。历铁林、铁鹞、大鹰三军详稳。入天祚帝朝,乾统元年(
书名。又称《新疆要略》,清嘉庆十二年(1807)祁韵士纂辑。全书4卷。1卷为新疆天山南北两路疆域、山水、卡伦、军台叙录;2卷为南北西路城堡、职官简叙;3卷为伊犁驻防、兴屯、训练、牧养纲要;4卷概述土尔
鄂尔浑回鹘汗国都城。又称卜古可汗城、牟羽可汗城、苾伽可罕城,合剌八剌合孙古城。故址位于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,八世纪中叶卜古可汗时建。据考古发掘报道,城堡呈方形,长、宽均各为600米。四周是高达10米的
藏语音译,又称“呷札”,意为“守青苗”。解放前西藏昌都地区农奴阶层中的一个等级,指为领主耕种自营地的农奴,与西藏其它地区的“堆穷”(小户)近似。一般不占有份地,仅由寺庙或贵族给予一小块“俄惹地”,条件
见“恩萨·索南乔郎”(1871页)。
即“毗舍耶”(1649页)。
藏语音译,意为“酪宴”,又称“奶酪节”,藏族传统节日。亦称“藏戏节”。按藏传佛教格鲁派(黄教)的规定,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,即全藏黄教大小寺庙的喇嘛禁出门,待开禁之日喇嘛才出寺下山,世
唐代奚(又作库莫奚)族部落名。是称见于《新唐书》。《新五代史》和《五代会要》记为奴皆部。活动于太鲁水(即他鲁河,今吉林嫩江支流洮儿河)一带。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(648),奚族部落联盟首领※可度者率众附
见“拓跋那”(1356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