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杨敬修

杨敬修

1870—1952

近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、翻译家。字仲明,号秀真,以字行。经名萨里哈。天津塘沽人。回族。父母早亡,由祖父母抚养。少年时以卖烧饼为业,生活清苦。后从师李正先阿訇,学习阿拉伯文及伊斯兰教典籍,聪明过人,绰号“杨才子”。20余岁中秀才。并能用阿拉伯文写诗。好学,勇于接受新思想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,写成《四教要括》一书。论及礼、释、耶、穆四教,重在发扬伊斯兰教,并大胆引进《天演论》的思想,提出“教竞人择、道者有留”的新思想。揭露教内之腐败现象,抨击保守势力。为近代中国伊斯兰教著作中最早倡导改革者。曾在河北三河县、玉田、丰润、辽宁,沈阳等地任阿訇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任北京花市阿訇,发起成立“京师清真教育总会”,起草宣言和章程。并于1911年编写《中阿初婚》,为中国最早自编的阿汉文对照教材,在全国寺院流行。民国后,在上海、南京、归绥(今呼和浩特)等地讲学、办学,曾与时子周,王静斋等创办阿文大学,并任教于成达师范学校。1921年起开始翻译《古兰经》,以严格的直译方法,经过细致的字斟句酌,译成《古兰经大义》,于1947年在北京出版。译著尚有《亥帖注解》、《亥帖译音》先后在上海出版。病逝于北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移剌道

    ①金大臣。本名按。契丹族。移剌(耶律)氏。初在山东东路兵马都总管移剌古手下掌军府簿书,右副元帅完颜宗弼(金兀术)爱真才,召为元帅府令史,官至大理丞、兼工部员外郎。大定二年(1162),任工部郎中。奉命

  • 宁古塔贝勒

    “宁古塔”满语“6个”之意;“贝勒”清官爵名。相传清皇室先祖,兄弟6人,近邻而居,后称其地为“宁古塔贝勒”,简称宁古塔。地在苏克苏护河呼兰哈达下之赫图阿拉(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村)。

  • 牟苴颂

    即“蒙苴颂”(2328页)。

  • 春约

   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。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。一译作创祐。如史载宋元祐元年(1086)六月,西夏派遣使臣春约勒阿拉雅赛赴宋朝进贡。后世称“蕃官名号”,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。

  •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

    书名。凌纯声、芮逸夫合著。全书477页(附图版72幅)。1939年成书。作者根据在湖南西部风凰、乾城(今吉首)、永绥(今花垣) 3县苗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所得的资料撰成此书。内容包括经济生活、家庭及婚丧

  • 萧野里补

    见“萧仲宣”(1993页)。

  • 储政院

    元朝官署名。掌辅佐皇太子之事。世祖至元十九年(1282),初立※詹事院掌其事。文宗天历元年(1328),改储庆使司。二年,复立詹事院,未几,改为储政院。设院使6员,正二品,下领同知、佥院、同佥、院判各

  • 比西麦干

    ?—1895清末撒拉族、回族反清起义领袖。一作俾西麦干。青海循化(治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)人。撒拉族。平民出身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,与※马古禄班率众起义,围攻循化城,兵败,被解送兰州杀害。参见“河

  • 塔帖

    民国期间新疆塔城县发行的货币。有纸质和布质两种。纸质共有二十两、十两、五两、三两、一两(以上主币,下为辅币)、五钱、二钱、一钱8种面额。民国元年(1912)至六年(1917)塔城参赞署发行,共2565

  • 锡埒图·固什·却日吉

    ?—约1629蒙古族喇嘛学者。亦名文殊席利·固什·却日吉或班第达·固什·却尔济瓦。※库库河屯(今呼和浩特)人。第三世达赖喇嘛门徒。曾应※阿巴岱汗邀请,代表第三世达赖喇嘛至喀尔喀蒙古传教,参与组织创建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