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毗伽可汗

毗伽可汗

684—734

唐代后突厥可汗。又作苾伽可汗。名默棘连,又作默矩。阿史那氏。※颉跌利施可汗子,※阙特勤之兄。神功元年(697),拜大度设,史籍作右厢察,又作“小杀”,随其叔※默啜东征西战,出兵25次,身经13战,皆立战功。开元四年(716),默啜死,阙特勤杀默啜之子移涅可汗,拥其为汗,称圣天子毗伽可汗。即位后,为安内抚外,以巩固统治,任阙特勤为左贤王,专掌兵马,召默啜时衙官暾欲谷为谋主。奉行睦邻政策,以妹妻黠戛斯可汗,娶突骑施可汗女为媳,又以女嫁突骑施汗苏禄,结好邻邦。开元元年(713),率兵东征契丹、奚,西击葛逻禄。八年(720),征拔悉密,围攻北庭,侵扰甘、凉两州,与唐将英杰令战于郁都斤山(今杭爱山支脉),掠羊马数万及降唐之凉州契苾部。九至十年再征契丹、奚。十八年(730),联兵契丹伐奚。攻伐重点主要是突厥旧时属部,对唐朝则奉行谋臣暾欲谷之策,以和为上,一改默啜可汗战和相兼之策。开元六、九、十年,屡遣使言和,十二年,四次遣使请和求婚。唐允其和好之议。对唐和亲吐蕃、奚、契丹而未允己所请婚,终不满。十五年(727),遣大臣梅录啜赴唐通告吐蕃欲联兵突厥进攻中原,获允在受降城开市互易,岁输帛数十万匹。二十一年(733),唐允其和亲之请,但次年因后突厥汗庭内乱又止。是年,以谋臣梅录啜施毒谋逆,讨斩梅录啜,尽灭其党。旋卒,在位19年,是时大漠南北再次出现“蕃汉百姓,皆得一处,养畜资生,种田米作”的升平景象。玄宗遣左金卫大将军宗正卿李佺前往吊祭,令史官李融撰写碑文,为之树碑立庙,突厥人又以突厥文书写碑文,与汉碑同立,是为著名的《毗伽可汗碑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迭达族

   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。为隆布、上隆布两部之合称。玉树25族之一。牧地跨通天河。多住河西。东界称多、扎武、拉布寺,南临拉休等族,西北抵玉树、扎武。有百长3名,属民600余户。耕牧兼半。百户驻迭达庄。信

  • 兀者揆野人千户所

    见“兀者揆野木千户所”(113页)。

  • 木里

    地名。为四川盐源县九土司之一。辖境西抵金沙江与中甸连界,东邻明正土司,南接永宁,北临理塘土司。面积大于其余八土司之和。居民以藏族为主。历代由项氏喇嘛承袭,割地自雄,非盐源汉官所能制。地当云南赴打箭炉要

  • 淮夷

    古族名。先秦东夷之一。初见于《尚书·禹贡》,谓“海岱及淮惟徐州……淮夷��珠暨鱼,厥篚玄纤缟。浮于淮泗,达于菏(河)”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有相同记载。《禹贡椎指》云:“今淮、

  • 岭真伯

    元末明初四川越嶲土官。彝族。元末为邛部州(治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东北)招讨使。明洪武(1368—1398)中,归附。改为邛部军民州,任土知州。系后来邛部宣抚司之先世,用“岭”作姓的第一人。

  • 那马

    ①怒语音译,意为“不翻悔”。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地区怒族土地买卖成交后举行的一种仪式。成交后,由买方请卖方和从中说合的人吃一顿酒饭,自是,买方便可以永远耕种。但买方日后出卖这块买进的土地时,仍要先征求原卖

  • 改琦

    清代回族著名画家。字伯蕴,号七芗。江苏华亭(今上海松江县)人。先世为西域人,寿春镇总兵光宗孙。嘉庆、道光时(1796—1850),以人物画负盛名。兼工书法,善诗词。其仕女画,生动逼真,色彩鲜艳雅致。花

  • 珉德

    明代四川马湖府土官。彝族。土知府安济侄。继袭马湖府(治今四川屏山县)土知府后,于洪武七年(1374),遣弟阿穆上表贡马,因未亲至,太祖朱元璋以“非奉上之道”为由,拒收贡马。十二年(1379),复进香楠

  • 治古长官司

    明置。永乐三年(1405),湖广都指挥佥事谢凤招抚治古等18寨苗族首领龙答哥等175户,皆内附。以其地设长官司,龙答哥为长官,给印章,赐冠带、袭衣、钞币,蠲其民租徭等。隶贵州宣慰司。其地为苗族聚居地。

  • 肃慎故地

    古肃慎族所居之地。约东临日本海,西近嫩江,南达牡丹江上游一带,北有黑龙江中下游流域的广大地区。汉晋时的挹娄、南北朝至唐时的勿吉、靺鞨诸部,也大体居此。《新唐书·渤海传》所载“以肃慎故地为上京”,“其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