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泰耶尔语

泰耶尔语

我国台湾高山族泰耶尔人使用的语言。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。泰耶尔人约有6万,居住在台湾北部,台中埔里以北广大山区,浊水、北港、大甲、大安、后垅、大嵙崁、大南澳、大浊水、达奇里、木瓜等溪流域,包括台北县乌来乡,桃园县复兴乡,新竹县尖石乡、五峰乡、苗栗县泰安乡、尚庄乡,台中县和平乡,南投县仁爱乡,花莲县秀村乡、万荣乡、卓溪乡和凤林镇,宜兰县大同乡、南澳乡,此外还零星分布在关西、三民、寿丰、玉里等乡镇。分赛考利克和泽敖利两个方言。赛考利克方言分布在泰耶尔人聚居地中心,乌来、复兴、尖石、三民等地,方言内部比较一致。泽敖利方言分布在边缘地区,方言内部差异较大,可分为:大隘土语,分布在新竹县五峰乡大隘村;四季土语,分布在宜兰县大同乡四季村;码��土语,分布在宜兰县大同乡乐水村码��;汶水土语,分布在苗栗县泰安乡锦水村汶水;洗不坑土语,分布在苗栗县泰安乡清安村洗水坑;大头土语,分布在苗栗县泰安乡大兴村;中兴土语,分布在苗栗县泰安乡中兴村;万大土语,分布在南投县仁爱乡亲爱村万大。泰耶尔语有辅音19个。浊塞音b,g经常变读成浊擦音,γ。边音I在词尾出现时鼻化。塞擦音ts和擦音s, z在元音i前时腭化。有元音6个。多音节词重音的位置一般在最后一个音节上。泰耶尔语属粘着型,词干加前缀、中缀、后缀或词干的重叠为主要构词和构形方式。有丰富的前缀、中缀和后缀。词类有名词、代词、数词、形容词、动词、副词、连词、助词八类。名词有主格、属格、宾格、位置格形式。人称代词有单数和复数,有主格、属格、宾格形式。形容词有比较级。动词有主动态、被动态;现在时、过去时、将来时;陈述式、祈使式。句子成分有主语、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。谓语往往位于句首,主语在谓语之后,宾语在主语之后,定语和状语有的在中心语之前,有的在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莫敖

    春秋时楚国官名。位次于令尹、司马、皆由楚王族担任,督军事。楚武王(公元前741—前690年在位)时,屈瑕任此职。

  • 中水古墓葬

    古文化遗址。中水位于贵州省威宁县境内。1977年,贵州省博物馆组织发掘汉古墓36座,出土文物273件。文物具有汉代“西南夷”风格。年代约在西汉末至东汉初,为夜郎旁小邑遗迹之一。陶器80余件。手工捏控制

  • 受降城

    ①汉边地接应匈奴降者之所。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东。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,匈奴左大都尉欲杀乌师庐单于以附汉,汉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以接应之。后屡遭匈奴袭击。宣帝甘露三年(前51年),

  • 嘎朗央宗

    旧宗名。原西藏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波密噶朗王建立的行政机构。早为转经圣地。藏传佛教徒誉此地之山为糌粑山,仰桑河为牛奶河,河边一巨石被奉为神石。曾吸引大批信徒来此转经朝拜。因门珞械斗,珞巴族迁入增多,成为该

  • 达赛

    僜语音译。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农具。多选用树枝简单加工制成。圆柱状,长约40厘米,直径约3厘米,一端削尖。用以除草和松土。铁器传入后开始安装长约10厘米的铁嘴,劳动工效大大提高。

  • 拉卜楞寺规

    清代拉卜楞僧伽应遵守之规章。咸丰四年(1854),鉴于该寺清规戒律逐渐废弛,由该寺第四十七任堪布吉美丹巴尼玛加以整顿所订。章程规定:凡入寺僧伽,严禁邪恶、饮酒和偷盗;无特许,妇女不得入寺内;僧伽内部禁

  • 蛋卜

    旧时海南岛五指山黎族地区出猎前一种特有的宗教活动。由狩猎带头人用一根木刺在鸡蛋一端钻一个小孔,把蛋青倒出弃于地上,把半空的蛋放在平地上作顺时针旋转,俟停定后,有孔一端正向着占卜者,则出猎大吉,小孔偏左

  • 赤翟

    见“赤狄”(1011页)。

  • 移剌杰

    金代学者。契丹族。曾任翰林修撰。大定年间,始开女真进士科,十三年(1173)八月,与侍御史完颜蒲涅、太常博士李晏等为主考,策女真进士。徒单镒等27人及第。十五年(1175),世宗诏以女真字译诸经,他受

  • 开户

    清代旗仆解脱奴籍和在旗籍上开始署名自立门户者的通称。八旗奴仆,本主听其出户者,曰开户;已开脱奴籍而又仍留于旗内者,则应在《丁册》中“开户”项下开造姓名及其三代履历,亦曰开户。因丁册又称丁档,旗籍也谓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