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浑巴什河之战

浑巴什河之战

清军与张格尔叛军的一次战役。道光六年(1826)夏,张格尔裹胁南疆维吾尔族万余人作乱,喀什噶尔、英吉沙尔、叶尔羌、和田相继陷落。清廷授长龄为扬威将军,杨遇春、武隆阿为参赞大臣统兵往征,约期会于阿克苏。叛军屯浑巴什河南,谋伺隙渡。清军先遣锡伯营总管额尔古伦逾河堵击,初战告捷。张格尔不甘,复集兵6000人,于八月十五、十六、十七3日渡河滋扰。又暗遣人由托什罕济渡、扑围协领都伦布营盘。清军先肃清河北岸附叛者,复集中兵力猛击来犯劲敌,并使锡伯兵往护都伦布。叛军势蹙,纷纷败窜,被杀及落马坠河者千余名。头领库尔班素皮毙命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山侯钺

    春秋末中山国器物。铸造于周威烈王十二年(前414)中山武公主政之前。为一大型铜钺,钺面铭文为“天子建邦,中山侯��作兹库钎以敬氒众”,为记中山国君被周天子封为侯爵而铸。中山

  • 新兴

    古郡名。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)置。治所在九原(今山西忻州市)。西晋惠帝时改晋昌郡,后复旧称。为并州六郡国之一,下领九原、定襄、兴中、广牧、晋昌5县。建武元年(304),新兴匈奴人刘渊于左国城(今山西

  • 孟速思

    1206—1267元朝官员。畏兀儿人。世居别失八里(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),后徙中都(即大都,今北京)。阿的息之子。15岁,尽通畏兀儿文书。受成吉思汗召见,奉命为拖雷后唆鲁禾帖尼管理分地岁赋。后侍忽

  • 八思巴字

    元世祖忽必烈命国师八思巴创制的拼音文字。忽必烈于至元六年(1269)颁发专门诏书推行。诏中称“蒙古新字”。时隔不久,于八年(1271)皇帝又下令改称“蒙古字”。史书称“蒙古国书(字)”或“元国书(字)

  • 夜郎自大

    成语。典故出自汉代。西汉元狩元年(前122),汉武帝遣王然于等出使西南夷,求通身毒国(今印度)。至滇,滇王与汉使者曰:“汉孰与我大?”,及夜郎侯亦然。以道不通故,各自以为一州主,不知汉广大。后用来比喻

  • 駃騠

    匈奴名马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颜师古注:“駃騠,骏马也,生七日而超其母。”

  • 千金公主

    ?—593又称大义公主。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。大象二年(580),应突厥和亲之请,北周静帝将其嫁于突厥汗国佗钵可汗,为可敦(后妃)。次年,佗钵卒,依突厥俗复嫁佗钵侄摄图沙钵略可汗。时北周为隋所灭,遂怂恿

  • 合撒儿

    1164—?蒙古国大将。又译哈撒儿、哈萨儿、拙赤合撒儿、搠只哈撒儿等。孛儿只斤氏。※也速该次子,铁木真(※成吉思汗)弟。以勇猛善射著称。宋乾道六年(1170)父被塔塔儿人毒害后,部众离叛,家境衰落,靠

  • 莽势舞

    见“莽式舞”(1821页)。

  • 古篾兀惕

   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。札剌儿部分支之一。参见“札剌儿”(433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