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必来
见“忽必来”(1486页)。
见“忽必来”(1486页)。
见“蒲速”(2319页)。
1284—1332元朝公主。又作桑哥剌吉。答剌麻八剌女。大德十一年(1307),适弘吉剌氏雕阿不剌,封皇妹鲁国大长公主,赐永平路为分地,租赋及土产悉赐之。至大三年(1310),夫卒,不从蒙古俗继适诸叔
入吐蕃传教的印度密咒高僧。又作莲花生。梵语名“贝玛桑菩哇”,藏语称“贝玛琼内”,意译“莲花生”。因曾以规范师(阿阇黎)身份为吐蕃剃度僧人,故又称“规范师莲花生”。乌仗那(在今巴基斯坦境)人。由寂护推荐
国号。北宋皇祐二年(1050), ※侬智高在安德州(今广西靖西县安德乡)所建。见“侬峒起义”(1462页)。
①元代汉语白话。为蒙古语中的汉语借词。对佛教僧人的称谓。一说“脱因”一词系为汉语“道人”的蒙古语译称。元代文献和碑铭中音译作“脱因”,义译为“和尚”、“和上”。 ②即“托音”(750页)。
1648—1721藏传佛教格鲁派(黄教)转世活佛之一。又作嘉木祥协比多吉、旧译“笑金刚”。拉卜楞寺嘉木样一世活佛。藏族。甘南藏区桑雄山下甘加之查顶人。父名贝许贝朋杰。5岁在北京谒见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
高句骊国官号。始见于《后汉书》,记其为高句骊国王家官名序列中之第三等级。位在※“对卢”之下,※“古邹大加”之上。《北史》等所载“大官”十二级中无其名。《三国志》又言,高句骊置官有“对卢”则不置“沛者”
?—464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。一作菟害真。郁久闾氏。※吴提子。北魏太平真君五年(444)父卒,继位,号“处可汗”(意为唯王)。十年(449)初,遭北魏拓跋焘三路大军进攻,兵至涿邪山(在今蒙古国阿尔泰山
新疆三区革命期间建立的政权。三区指伊犁、塔城、阿尔泰(阿山)三个地区。1944年9月,巩哈县(今尼勒克县)牧民首先发动起义,拉开三区革命序幕。11月7日,伊犁爆发革命。12日成立所谓“东土耳其斯坦人民
即“波路”(1516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