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戎
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。周初称“西土之人”。后指以犬戎为主的西北各少数民族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织皮、昆仑、析支、渠搜,西戎即叙”,包括的范围很广。“秦穆公得由余,西戎八国服于秦,故自陇以西有绵诸、绲戎、翟、豲之戎,岐、梁山、泾、漆之北有义渠、大荔、乌氏、朐衍之戎”,包括今陕西关中以北至甘肃、宁夏黄河以东、以南的各少数民族。战国时先后并于秦,秦设上郡及北地、陇西二郡管辖。汉代称其后裔为“秦胡”。魏、晋时泛指西方(包括西域)各少数民族。
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。周初称“西土之人”。后指以犬戎为主的西北各少数民族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织皮、昆仑、析支、渠搜,西戎即叙”,包括的范围很广。“秦穆公得由余,西戎八国服于秦,故自陇以西有绵诸、绲戎、翟、豲之戎,岐、梁山、泾、漆之北有义渠、大荔、乌氏、朐衍之戎”,包括今陕西关中以北至甘肃、宁夏黄河以东、以南的各少数民族。战国时先后并于秦,秦设上郡及北地、陇西二郡管辖。汉代称其后裔为“秦胡”。魏、晋时泛指西方(包括西域)各少数民族。
西夏文书用语。卖地、典当、借贷立契约文书时的见证人。立文约时在此名义下署名、画押。
蒙古国将领。巴儿忽氏。孛合出子。初与父俱事成吉思汗,征战有功。熟知炮术,谏言“攻城以炮石为先,力重而能及远” (《元史》卷122),其策被纳,深受重用,命为炮手。太祖九年(1214),随木华黎攻金,任
见“玛罕木特”(453页)。
官名。元置宣慰使司,掌军民之务,分道总理郡县,有边陲军旅之事者,其所驻衙门则兼称都元帅府,宣慰使亦兼称都元帅。后延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,任用当地豪酋,给予金符,秩从二品,管理所部军民事务,三年一贡方物。
明清时壮族青年互赠的礼物。流行于广西南丹及浔州府等地。因将情歌写于扇上,作为信物,故名。即:在一把白色的扇子上,一面画着花鸟,另一面用“方块壮字”写上10首情歌。歌词寓意深远,前后起始,皆有章法。青年
见“察剌秃山卫”(2477页)、“者剌秃卫”(1349页)。
书名。清周作楫修,萧琯、邹汉勋纂。88卷。成书于道光二十七年(1847)。卷首有贺长龄、乔用迁、翁同书、周作楫等人作序四篇。内容包括大事记、沿革表、职官表、选举表、疆里图记、山水图记、山水副记、城郭图
明代壮族农民起义首领。广西古田县凤凰村人。壮族。弘治(1488—1505)间,因不堪忍受地方官吏与土豪的欺压和搜刮,在凤凰山区号召壮族农民进行武装反抗,率众攻占古田县城,县令弃城出逃。后县令遣典史入县
清代四川建昌土官。彝族。越巂暖带密(今四川甘洛县田坝镇)土千户岭安泰之子。康熙五十七年(1718),建昌(今四川西昌市)河西宣慰使安吉茂卒,无子,由其母岭氏抚养为己子,更名安祥茂,袭职。雍正五年(17
见“里布加布”(1081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