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贵州宣慰司

贵州宣慰司

贵州彝族土司。亦称“水西宣慰司”。明洪武初置,治今贵阳市城南。初属四川,永乐十一年(1413)改隶贵州。辖境约当今贵州省西北部,息烽、修文以西,普定以北,水城以东,大方以南,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地区。史载:三国蜀汉时,为罗甸国,首领济火(又作火济、济济火)助诸葛亮南征有功,封罗甸国王。唐有阿佩,宋有济火56世裔孙普贵任职。元置顺元等处军民宣抚司,阿画任宣抚使。明洪武(1368—1398)初,故元四川行省左丞兼顺元等处宣抚使霭翠归附,授贵州宣慰使。六年(1373),诏命霭翠职位在各宣慰使之上。翠年老,妻奢香奉诏袭宣慰使。十七年(1384),率部众赴京朝贡,表示愿效力开西鄙,世世保境。后数年,开通偏桥至乌撒、乌蒙驿道,立龙场等9驿站。年老,子安的袭任。后安卜葩、安中、安聚先后继之。正统至天顺间(1436—1464),安陇富、安观、安贵荣、安佐相继袭职。迨安万钟任宣慰使后,因残虐土民,鞭挞左右,为部众所杀。后由从弟安万镒、安万铨及安仁继袭。安仁子安国亨任职后,于隆庆四年(1570)至万历五年(1577)间,因杀安万铨子信引起争斗。巡抚阮文中密令安国亨纳粮赎罪,由子安民袭替。二十六年(1598),子安疆臣袭职,逾10年病殁,弟安尧臣继任。天启元年(1621),安尧臣子安位年幼袭职,由母奢社辉理事。安位堂叔安邦彦于天启二年挟安位率众数万响应奢崇明反明,进围贵阳多日。崇祯三年(1630),兵败,安邦彦被杀,安位率48头目出降。十年(1637),死,无嗣。南明时,命安坤袭宣慰使兼光禄寺少卿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)归顺,准袭原职,并加封都督佥事。康熙二年(1663),起兵反清。三年,事平,改土归流,设大定、威宁、黔西、平越4府。二十一年(1682),诏命安世宗继袭宣慰使。四十年(1701)停袭,改设流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多滥葛

    即“多览葛”(849页)。

  • 苏龙

    珞巴族部落名。自称“布瑞”,藏族称之为“丁珞”。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区。传说其祖先与崩如、巴依、玛雅、阿帕塔尼和纳等部落的祖先为兄弟。有阴垛、姑佑、石鲫、石觉、布更、布耶、嘎恨、嘎得

  • 至拔州都督府

   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。高宗龙朔元年(661),以俱蜜褚瑟城(约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杜尚别东北)置。以其王为都督,职位世袭。隶安西部护府管辖。

  • 谢龙羽

    唐代夜郎郡公、牂柯领主。牂州(今贵州余庆,瓮安一带)人。据牂柯,拥兵数万。武德三年(620),请内附,唐任命为牂柯刺史并加封夜郎郡公。贞观三年(629),与谢氏各支首领相率晋京朝贡,唐以其地分设数州,

  • 阿黑麻

    ①(1465—1504)东察合台汗国可汗。蒙古族。※羽奴思汗次子(《明史》作阿力之子,不确)。羽奴思汗长期生活于塔什干,一些不惯于城市生活的蒙古人拥阿黑麻逃回蒙兀儿斯坦。1487年羽奴思汗卒,长子※马

  • 前秦末主

    见“苻崇”(1342页)。

  • 牛具税

    见“牛头税”(357页)。

  • 多吉僧格

    清末德格土司。藏族。罗追彭错长子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,因袭土司职,与弟昂翁降白仁青争权。驻藏大臣命其代理土司庶务,保管印信。二十九年(1903),其弟复逼交印信,因势力不足,赴西藏向达赖喇嘛和驻

  • 站赤条画

    元代驿站的管理条例。世祖中统五年(1264)八月改年号至元,颁《新立条规》,立《站赤条例》,对驿站进行整治,使之纳入统一的条例和规划之中。《站赤条画》共10条,包括组织领导、管理验收马匹、检验符牌、约

  • 撒里僧

    契丹语,一地方单位名称。为※宫卫制(斡鲁朵)下一※抹里(相当于“乡”,或“乡”下一级单位)名。辽置十二宫,下设抹里,撒里僧为承天皇太后※崇德宫下之一抹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