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达奚武

达奚武

504—570

西魏、北周大将。字成兴。代人,鲜卑达奚氏。北魏怀荒镇将达奚眷孙,汧城镇将达奚长之子。善骑射,为贺拔岳所重,以别将从征关右。寻以战功拜羽林监、子都督。永熙三年(534),岳被杀后,附宇文泰,从平侯莫陈悦,授中散大夫、都督,封须昌县伯。魏孝武帝入关后,授直寝,转大丞相府中兵参军。大统初,出为东秦州刺史。因从擒窦泰、围弘农、破沙苑战功,授大都督,进爵高阳郡公,拜车骑大将军。大统四年(538),河桥之战,斩东魏司徒高敖曹,迁侍中、骠骑大将军,改雍州刺史(或为北雍州刺史)。久之,进位大将军。十七年(551),率兵3万,经略汉川。次年,收降梁将而还。旋出镇玉壁(今山西稷山县西南),乃量地形胜,立乐昌、胡营、新城三防,击退北齐进攻。北周孝闵帝即位,拜柱国、大司寇。武成元年(559),转大宗伯,封郑国公。率万骑击退北齐军进扰,筑柏壁城,留将守之。保定三年(563),迁太保。率3万骑自东道伐北齐,无功,出为同州刺史。次年,随宇文护东征,劝宇文宪连夜从芒山撤军,以全士众。天和三年(568),转太傅。卒,赠太傅、十五州诸军事、同州刺史,谥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屯河卫

    见“五屯河卫”(265页)、“兀同河卫”(110页)。

  • 拖雷

    ?—1232或1233蒙古国宗王。又译图类。孛儿只斤氏。※成吉思汗第四子,※忽必烈之父。尊称“也客那颜”或“兀鲁黑那颜”,意为“大官人”。南宋开禧二年(1206)蒙古国建立后分封时,得民户5千。英武有

  • 旧土尔扈特部西路旗

   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。乾隆三十六年(1771),渥巴锡汗族叔父默们图随汗归清,封札萨克多罗济尔噶朗贝勒,建旗。因驻牧晶河(今新疆精河县),故又称“晶河土尔扈特”。所部1旗,分4佐领,自为1盟,曰乌讷恩素

  • 杨士云

    1477—1554明代白族学者和诗人。字从龙,号弘山,别号九龙真逸。云南大理喜洲人。本姓董,自其父改姓杨。自幼嗜书,力学不断,弘治十四年(1501),中云贵乡试解元。正德十二年(1517),登进士,选

  • 幼子继承制

    由最年幼之子继承父亲名位和财产的制度。通行于父系氏族前期。当时,实行对偶婚,夫妻关系在年青时尚不稳定,双方各有情人,丈夫只是妻子的主夫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关系的日趋牢固,所生子女方能确定为丈夫的可靠血统

  • 河南札萨克旗

    见“土尔扈特南前旗”(73页)。

  • 济什哈

    ?—1662清朝将领。又作济席哈、季什哈。满洲正黄旗人。富察氏。佐领科里木次子。天聪时任佐领。崇德四年(1639),擢护军统领。五年出征索伦,又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征明锦州,战松山。寻驻义山,卫兵屯田。以

  • 拓跋猗㐌

    ?—305鲜卑拓跋部首领。※拓跋沙漠汗长子。史称其“英杰魁岸,马不能胜”,只能乘大牛车。晋惠帝元康四年(294),叔拓跋禄官即位,分国为三,奉命统领中部,居代郡参合陂(今内蒙古凉城东北)之北。七年(2

  • 佛陀跋陀罗

    359—429十六国时期佛教译经师。亦称佛大跋陀、觉贤。北天竺人。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后裔。5岁丧父,17岁出家,以精禅律知名。曾从僧伽达多游罽宾,与后秦僧人智俨同从大禅师佛大先受禅法。应智俨之请,经

  • 斡耳罕河

    即“斡儿寒河”(2427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