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逎贤

逎贤

1309—1368

元代诗人、史学家。又作纳新,字易之,别号河朔外史。回回人。原籍葛逻禄,汉姓马。先世居北庭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)西北。曾祖时随蒙古军东迁居南阳(今河南南阳市),后迁浙东鄞县(今宁波市)。出身官宦,自幼雅好读书,就读于浙东名儒高岳等门下。年青时曾游大都(今北京)及蜀地。至正五年(1345)遍行大河南北、巡访历史遗迹。后侨寓京师,以诗为业。与当时旅居京师之书法家会稽韩与玉、古文家金华王子充被誉为“江南三绝”。曾官翰林国史编修,晚年南归故里,被聘为东湖书院山长。诗作多疾愤流俗,讽谕现实,格调“清润流丽”。代表作有《新乡媪》、《颍州老翁》、《新堤谣》、《塞上曲》、《巢湖》、《西曹郎》等。著有《金台集》(原3卷,今存2卷)、《金台后集》(今佚)、《海云清啸集》(今佚)及《河朔访古记》(原16卷,今从《永乐大典》录出2卷)等。后书将大河南北、所见山川、古迹、文史人物等,或得于图经地志,或闻诸故老田家,风土遗俗,一皆考订,乃一部历史地理之佳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赛典赤·纳速剌丁

    ?—1292元朝大臣。回回人。云南行省平章※赛典赤·赡思丁长子,也称“赛典赤”,意为“荣耀的圣裔”。中统元年任安南达鲁花赤,首率回回军进入云南。后官至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。至元六十六年(1279),驻

  • 九姓乌古斯

    见“九姓回纥”(36页)。

  • 辽中京大定府城遗址

    辽代古城遗址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老哈河北岸冲积平原上。辽统和二十五年(1007)建为陪都。后通称“大明城”或“大名城”。由外城、内城、大内三部分组成,南北宽3500米,东西长4200米,周约15公里

  • 蕃转户

    见“蕃汉转户”(2489页)。

  • 浑都海

    ?—1260蒙古国将领。蒙古族。初副哈剌不花征蜀,后受宪宗命统军2万守六盘山。宪宗九年(1259),汗死后,与朝臣阿蓝答儿、脱火赤等相结,谋立汗弟阿里不哥。中统元年(1260),自六盘山起兵,与南下之

  • 潘六奚

    见“破六韩”(1847页)。

  • 小昭寺

    寺庙名。位于西藏拉萨市城区。位处拉萨大昭寺北半里许。七世纪唐文成公主主持兴建。藏语称“喇木契”,意为“大院落(寺)”。又称“喇木契祖拉康”,意为“小昭寺”。因该寺系汉地宫廷式大屋顶(歇山式),色彩斑烂

  • 赤嵌城

    17世纪初荷兰侵略者在台湾构筑的侵略据点。天启四年(1624),荷兰殖民者被明朝军队逐出澎湖后,转移侵占台湾岛西南沿海地区,为立足台湾,先在安平的一鲲身构筑热兰遮堡。翌年,荷兰侵台新任长官宋克为在台湾

  • 光绪广南府志

    书名。地方志书。4卷。清林则徐(1785—1850,字少修,福建侯官人,汉族)等修纂。成书年月不详。卷1记星野、山川、建置、疆域、城池;卷2写学校、风俗、民户、田赋、祭祀;卷3写兵防、邮旅、秩官(附土

  • 实鲁剌

    即“完颜永中”(1150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