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拉特部
即“杜拉特部”(962页)。
即“杜拉特部”(962页)。
清宣统二年(1910)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。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。楷书志文33行,满行35字。述张怀寂家世并记唐武则天时征伐吐蕃,收复西域四镇事迹。
见“罗桑却吉坚赞”(1424页)。
北宋环州僚民起义。庆历四年(1044)正月初一,南僚首领区希范率族人起义于环州思恩(今广西环江县)。设坛祭神,建国号曰“大唐”。自称“神武定国令公桂州牧”。推白崖山(在今贵州三都地)蒙赶(水族先民)为
地名。瑶族聚居地。在今湖南桂东县境西南,地处湘、赣边界。南宋嘉定朝时(1208—1244),当地先后爆发了以瑶族首领罗世传和李元励领导的瑶民大起义。
见“据曲”(2039页)。
位于今新疆库车县城东北约40公里处。“森木塞姆”,维吾尔语意为“细水流出”。现存较重要的石窟有52个,属南北朝至唐代遗存。窟形大部分为支提式窟,毗诃罗窟极少,形制、题材与风格大致与克孜尔石窟相同。窟内
渤海王国置。又称栅城府,号东京。为渤海十五府之一。府名龙原当取义于大钦茂为王时曾以东京为王都;栅城之名乃因袭高句骊栅城旧名。领庆、盐、穆、贺四州。治庆州,故址即今吉林省珲春县珲春镇东15华里之八连城;
新疆锡伯族进步知识分子。新疆锡伯营(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)人。早年留学俄国,接受资产阶级思想。回国后,受康有为、梁启超变法维新和辛亥革命影响,于1913年同萨喇春等共同发起组织进步文化团体“尚学会”,
藏语音译。一指西藏退职退休官员和寺庙执事僧,如“堪素”,即“退休堪布”;一指从西藏贵族本宅中分出另立门户者。
古族名。亚洲中南半岛与中国云南边境相邻地区民族之一。主要分布在缅甸东部掸邦,部分在克钦邦等地,少数居泰国。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。操掸语,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,与中国的傣族,泰国的泰族有渊源关系。据公元初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