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阿古柏

阿古柏

1821—1877

中亚浩罕汗国军官。本名穆罕默德·雅库甫伯克。又称穆罕默德·阿古柏·伯克。别号库西伯克。汉文史籍译称“怕夏”、“帕夏”、“雅各刊”、“俄古柏”。乌孜别克人(一说塔吉克人)。原为“巴特恰”(街头舞师),后经妹夫塔什干阿奇木纳尔·穆罕默德帮助,取得玛赫拉姆(传令官)、“胖色提”(五百人长)、阿克麦吉特(彼罗夫斯基要塞)伯克等职位。因拥立毛拉汗有功,被任命为“沙哈瓦尔”(宫廷主事)及要塞库拉玛的长官。咸丰十年(1860),应召赴塔什干协助浩罕的讷克布伯克抗击沙俄入侵。同治三年(1864)十二月,受茂拉艾力木库勒派遣,拥布素鲁克侵入新疆,先后占领喀什噶尔(今喀什)、英吉沙尔、叶尔羌(今莎车)、和田、阿克苏、乌什、库车等地,残酷迫害新疆各族人民。六年(1867),在喀什噶尔拼凑“哲德沙尔”(意为七城)汗国,自称“巴达吾来特哈孜”(或作“毕条勒特”),意谓“洪福之王”。为扩充个人势力,曾迫使布鲁特(今柯尔克孜)首领思的克出亡,监禁布素鲁克和卓,并以赴麦加朝觐为名将其逐出新疆,毒死迈买的明和卓及其弟克汗条勒,暗中与沙俄等勾结。同年,复谋投靠土耳其苏丹,获“艾米尔”封号。九年(1870),侵占吐鲁番,窜犯乌鲁木齐、玛纳斯等地,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,强化宗教统治。十一(1872)和十三年(1874),相继与俄国、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,出卖中国主权,以换取两国政府的政治、军事支持。光绪三年(1877),由于受到清军沉重打击,内部互相倾轧,在库尔勒被部下击毙。残众由其子伯克胡里带领逃入俄国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觉罗伊桑阿

    蒙古名医。精通正骨。乾隆(1736—1795)中,以正骨起家,至钜富。被选隶上驷院。门徒甚众,其授徒法与众颇异,将笔管削为数段,令徒众包以纸,用手摩挲,使其节节皆结合,如未断,依法接骨,皆奏效。曾屡为

  • 西纳格西

    13世纪藏传佛教萨迦派僧人。藏族。青海塔尔寺西纳活佛世系先祖之一。属东氏家族,为黄色尼东族的西纳支系。早年在卫藏学经,属萨迦教派学者。后赴蒙古,大约于1211—1215年,在蒙古本土谒见成吉思汗,相传

  • 剌山卫

   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。正统(1436—1449)后设。《满洲源流考》改作拉拉山卫,并说清代有拉拉山,在宁古塔城(今黑龙江省安宁县)东,与们河相近。

  • 杨槃

    晋代前仇池国宗室。亦作杨盘或杨磐。略阳清水(今甘肃清水西北)氐人。右贤王※杨坚头之子。杨毅堂兄弟。东晋咸和九年(334),毅继位,为使持节、冠军将军、右贤王、河池公。咸康元年(335),被东晋封为征东

  • 土谢图汗部

    喀尔喀蒙古四部之一。一作图什业图汗部。以汗号得名。喀尔喀初无汗号,自成吉思汗十八世孙阿巴岱赴唐古特(西藏)谒达赖喇嘛,迎经典归,为众所服始称汗,至其孙衮布始称土谢图汗。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),准噶

  • 银佛寺

    见“弘慈寺”(645页)。

  • 傈僳族音节文字

    我国云南省维西县部分地区曾使用过的一种表音音节文字。由维西傈僳族老农民汪忍波于20世纪20年代初创制,故又称汪忍波傈僳文。这种文字一个形体用一个音节表示,相同的音用相同的形体表示。从文字的结构看,笔画

  • 越羽部

   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。见“厥稽部”(2192页)。

  • 杨难当

    ?—464后仇池国君王。略阳清水(今甘肃清水县西北)氐人。※杨盛次子。南朝宋永初三年(422),受宋封冠军将军。元嘉六年(429),兄杨玄卒,扶立侄杨保宗,旋废保宗自立,号都督雍凉诸军事、秦州刺史、平

  • 设逻

    见“设罢”(923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