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马嘉里事件

马嘉里事件

又称“滇案”。清末云南边疆各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入侵的爱国斗争。英帝侵占缅甸后,企图入侵云南。清同治十三年(1874),英军官柏郎率200余名武装“探路队”,以游历为名,准备从缅甸向滇西地区入侵。同时,英驻华公使派翻译官马嘉里从上海经武汉前往迎接,沿途多方刺探情报,在腾越(今腾冲)公然绘制山川形势图,激起当地人民强烈反抗,迫使清政府将其护送出境。马嘉里与柏郎的部队在缅甸八莫汇合后,于翌年初,由马嘉里先行带领随员探路,柏郎随后率193名武装人员侵入中国境内,不顾当地景颇、傣、汉等族人民的警告,并开枪打死中国边民。愤怒群众被迫自卫反抗,将马嘉里劫杀于雪列户宋河岸,并于雪列班西山下将侵略军包围,迫使柏郎等窜返缅境。由于清政府腐败,英公使威妥玛借此事件进行无理讹诈,要挟清廷捕杀景颇族爱国同胞数人,将腾越厅文武官员革职,并于光绪二年(1876),迫使北洋大臣李鸿章同英国公使签订丧权辱国的《烟台条约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景颇

    景颇语音译,意为“人”。部分景颇族自称。汉称“大山”。※景颇族中的一支系。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盈江县的支丹山、铜壁关、巨石关、普伦、邦瓦等地,还有部分散居于梁河县、瑞丽县、潞西县、陇川县的一些地区。语言属

  • 平地瑶

    见“炳多优”(1728页)。

  • 赵金龙

    ?—1832清代江华瑶民起义首领。祖籍湖南新田县人,世代靠租垦荒山度日,后为生活所迫,迁至江华县锦田。平日行侠仗义,交游甚广,颇孚众望。道光十一年(1831),朝廷下令“山田升科”,激起瑶民强烈不满,

  • 阿力古多兀王

    见“阿力古多”(1219页)。

  • 蒲察胡盏

    金初将领。按出虎水(今阿什河)人。女真族。蒲察氏。年18从军,袭父为谋克。天辅(1117—1123)间,从完颜娄室迎战西夏兵3万于天德路,以兵3百败敌两千。天会三年(1125),金军攻太原,以所领千户

  • 正户

    辽、金户类名。①辽宫户中的一种,为契丹固有的人户。辽代诸宫卫共有正户8万。 ②金代猛安谋克之奴婢释免为良后,止隶本部者称正户。

  • 学朗

    独龙语音译。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一些村寨对被雇童工的称谓。一般为十二三岁,主要被本家族头人或富裕户雇来看管婴儿和做家务劳动,同主人同吃同住,但其劳动往往超过一般同龄人的负担。雇用时间一般为一二年,离开

  • 辉迈喇虎

    清代新疆地名。见《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》等书。《西陲总统事略》作辉迈拉虎。《塔尔巴哈台事宜》作辉迈拉呼。位于斋桑泊北,额尔齐斯河西岸,与东岸和呢迈拉虎卡伦东西相望。这里从清乾隆朝起,是中国新疆东北边卡。

  • 众狄

    春秋时狄人的一部分。亦称群狄。为赤狄、白狄、长狄之外的北狄诸部落,包括有名称记载的丽土之狄、狄祖等,一说还有徐、蒲等。姬姓。初分布于晋东南一带,后北迁太原,再迁晋北。先与赤狄、白狄、长狄等组成部落联盟

  • 折宗本

    又名折大山,党项族首领。世居云中,后徙河西。唐末从晋王李克用,曾任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。其后族人世守麟(今陕西神木县境)、府(今陕西府谷县境)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