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人物>孟子

孟子

【生卒】:约前372—前289

【介绍】:

孟轲。战国时邹人,字子舆。鲁公族孟孙氏后裔。少丧父,母三迁其居,使近学宫习礼知学。受业于子思之门人。尝至齐、宋、滕、魏等国游说。一度任齐宣王客卿,终不见用。主张行“仁政”,提出“民贵君轻”、“人性本善”等说,以冀说服诸侯,反对武力兼并。又倡“良知”、“良能”说,教人存心养性。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。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,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。宋元之际配享孔庙,称“亚圣”。著有《孟子》,今存七篇。


【生卒】:约前390—前305

姓孟,名轲,字子舆。战国时邹(今山东邹县东南)人。受业于子思的门人。历游齐、宋、滕、魏等国,一度任齐宣王客卿。因其主张不见用,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。序《诗》《书》,言礼义,阐述儒家思想,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。后世封建统治者称之为“亚圣”。著有《孟子》七篇。一说该书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而成。


【生卒】:约前372—前289

【介绍】:

孟轲。战国时邹人,字子舆。鲁公族孟孙氏后裔。少丧父,母三迁其居,使近学宫习礼知学。受业于子思之门人。尝至齐、宋、滕、魏等国游说。一度任齐宣王客卿,终不见用。主张行“仁政”,提出“民贵君轻”、“人性本善”等说,以冀说服诸侯,反对武力兼并。又倡“良知”、“良能”说,教人存心养性。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。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,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。宋元之际配享孔庙,称“亚圣”。著有《孟子》,今存七篇。


【生卒】:约前390—前305

姓孟,名轲,字子舆。战国时邹(今山东邹县东南)人。受业于子思的门人。历游齐、宋、滕、魏等国,一度任齐宣王客卿。因其主张不见用,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。序《诗》《书》,言礼义,阐述儒家思想,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。后世封建统治者称之为“亚圣”。著有《孟子》七篇。一说该书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而成。


【生卒】:约前372—前289

【介绍】:

孟轲。战国时邹人,字子舆。鲁公族孟孙氏后裔。少丧父,母三迁其居,使近学宫习礼知学。受业于子思之门人。尝至齐、宋、滕、魏等国游说。一度任齐宣王客卿,终不见用。主张行“仁政”,提出“民贵君轻”、“人性本善”等说,以冀说服诸侯,反对武力兼并。又倡“良知”、“良能”说,教人存心养性。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。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,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。宋元之际配享孔庙,称“亚圣”。著有《孟子》,今存七篇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柏葰

    【生卒】:?—1859【介绍】:清蒙古正黄旗人,巴鲁特氏,字静涛,原名松葰。道光六年进士。咸丰间在军机大臣行走,寻授户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,与载垣、端华、肃顺等不协。以典乡试有弊为御史劾奏,被杀。有《薛

  • 拓跋推寅

    【介绍】:东汉初鲜卑族拓跋部酋长。南迁大泽,方千余里。谋更南徙,未行而死。北魏建立后追尊为宣帝。

  • 赵武端

    【介绍】:唐人。善画寺庙释像,擅名于唐初。

  • 王徽

    【生卒】:?—890【介绍】:唐京兆杜陵人,字昭文。第进士,授校书郎。擢翰林学士。僖宗广明初为户部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黄巢入关,僖宗西狩,徽被黄巢军所执,迫以为官,卒不受。后奔河中。诏拜兵部尚书、

  • 赵彦敔

    【介绍】:宋宗室。监青龙镇税,建镇学,百里之间,弦歌相闻。兵部侍郎杜孝严以彦敌有官不显,有民不多,而所知者本,所务者要,为文记之。

  • 赵霖

    又名岩,赵犫子。娶梁太祖女为妻,任卫尉卿,驸马都尉、天威军使等职。后典掌禁军,参与诛杀朱友珪的政变。后梁末帝时以纳贿骄奢著称。后梁被灭,出投徐州温韬,被杀。(,参见《新五代史》)【介绍】:金熙宗时人,

  • 孔希贵

    【介绍】:明末清初辽东开原人。明总兵。顺治元年归清,随豫亲王多铎取河南,留镇归德府。官河南怀庆总兵,加都督同知。致仕。寻卒。

  • 豆卢会

    【介绍】:见豆卢通。

  • 高仁厚

    【生卒】:?—886【介绍】:唐人。初事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为营使。僖宗时韩秀昇等乱峡中,敬瑄使仁厚督兵讨平之。授检校尚书左仆射、眉州刺史。以擒秀昇功,拜剑南东川节度使。光启中据梓州,敬瑄疑之,发维、

  • 王傅拯

    吴江(今属江苏)人。初事杨溥,以黑云右厢都指挥使领军戍海州,后降唐明宗,任曹州刺史。末帝时任贝州防御使。后晋朝历为宁、虢、武等州刺史,有政绩。开运年间卒。【介绍】:五代时吴江人。初仕吴,事杨溥为黑云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