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窦仪

窦仪

【生卒】:914—966

【介绍】:

五代文学家。字可象。蓟州渔阳(今天津蓟县)人。后晋天福三年(938)进士及第。累佐使幕。后汉初,召为右补阙、礼部员外郎。后周广顺中,由仓部员外郎、知制诰为翰林学士。显德二年(955)由给事中加礼部侍郎,充翰林学士,知贡举,奏废童子、明经二科。四年(957),拜端明殿学士。六年(959),为兵部侍郎。入宋,建隆元年(960)迁工部尚书。四年(963),知贡举,乾德四年(966)卒。能属文。有《端揆集》四十五卷,著录于《宋史·艺文志七》,已佚。《全唐文》存文一篇,《全唐诗补编》存诗一首。事迹见《宋史》本传。参《旧五代史·周书》本纪。

【生卒】:914—966

【介绍】:

字可象,蓟州渔阳(今天津蓟县)人。窦俨之兄。后晋天福三年(938)进士。曾任夔州节度使景延广记室。入后汉,任右补阙、礼部员外郎。后周时历任仓部员外郎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驾部郎中、兵部侍郎等职,并以礼部侍郎权知贡举。入宋任工部尚书、翰林学士。《宋史》有传。《全唐诗补编·续拾》收其诗1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祢生刺

    祢生,指东汉才子祢衡。祢衡初入许昌、颍川,怀揣名刺,准备拜谒当地名流,但他认为当地名流的才德没有超过自己的,因而没有去拜访任何人,以致于名刺上的文字磨损起毛。见《后汉书·祢衡传》。后因以“祢生刺”指人

  •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

    【介绍】:杜甫作于大历二年(767)十月,时在夔州。诗前小序言之甚详。公孙大娘,唐玄宗时代享有盛名的舞蹈家。剑器,唐健舞曲名,亦作“剑气”,是一种戎装持剑的“健舞”(即武舞)。此诗题是公孙大娘弟子舞剑

  • 江笔

    见“江淹笔”。

  • 羲之有之

    晋代王羲之有子七人,皆以“之”为名,而玄之、凝之、徽之、操之、献之五子皆成重名。后遂以“羲之有之”为有好子孙之典。孟郊《子庆诗》:“献子还生子,羲之又有之。”

  • 三十六体

    指晚唐诗人李商隐、温庭筠、段成式三人大致相近的为文体式。三者皆排行十六,能为诗,且于骈体文尤为擅长,彼此切磋、夸饰,故名。《旧唐书·李商隐传》云:“商隐能为古文,不喜偶对。从事令狐楚幕,楚能章奏,遂以

  • 捧心

    喻指拙劣的模仿。典出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故西施病心而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其里。其里之富人见之,坚闭门而不出;贫人见之,挈妻子而去之走。彼知美,而不知之所以美。”柳宗元《重赠二首》之二:“

  • 曹修古

    【介绍】:北宋前期人。字述之,建州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(1008)进士。历任秘书丞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刑部员外郎等官。《宋史》有传。《全唐诗》误收其《池上》诗1首,列于世次爵里

  • 远公

    晋高僧慧远,居庐山东林寺,有高行,精佛旨,世人称之为远公。孟浩然《晚泊浔阳望庐山》:“尝读远公传,永怀尘外踪。”亦可用为对高僧的尊称。李涉《重过文上人院》:“南随越鸟北燕鸿,松月三年别远公。”

  • 争臣论

    唐韩愈作。德宗贞元八年(792)作于长安。时愈初登进士第。争臣谓阳城其人,他于贞元四年,为谏议大夫,居谏官之职五年,闻朝廷得失而不肯一言。愈乃假此互为答问驳辨之词,以论争臣之职及阳城之不得为有道之士。

  • 韩王剑

    韩王,指战国韩宣王。据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载:苏秦说韩宣王抗秦,认为以韩兵之强,如果交臂臣事秦国,乃舍弃为鸡口而作牛后。于是韩王决然而起,按剑而誓不降秦。后或以“韩王剑”指不甘屈辱而发愤。骆宾王《夏日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