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古代设在桥梁、宫殿、城垣或陵墓等前兼作装饰用的巨大柱子。一般为石造,柱身雕有花纹。陈元光《太母魏氏半径题石》:“华表瑶池冥,清漳玉树枝。”②吟咏久别之人或归隐之士。司空曙《送曲山人之衡州》:“千年城
《后汉书·岑熙传》载:岑熙为魏郡太守,招聘隐逸,无为而化。舆人歌之曰:“我有枳棘,岑君伐之;我有蝥贼,岑君遏之。”后以“伐枳”为颂扬地方官德政之典。张说《相州冬日早衙》:“除苛图圄息,伐枳吏人宽。”
【生卒】:772—846【介绍】:唐代诗人、散文家。字乐天,晚年自号香山居士。又号醉吟先生。排行二十二。下邦(今陕西渭南)人,郡望太原(今属山西)。卒谥“文”,后人又称“白文公”。贞元十六年(800)
赵壹,字元叔,东汉汉阳西县人。恃才倨傲,不为时所容,作《刺世疾邪赋》以舒怨愤,其中有“哀哉复哀哉,此是命矣夫”之句。后因以“赵壹赋命”谓感叹怀才不遇。李贺《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》:“赵壹赋命薄,马卿家业
【介绍】:温庭筠《送僧东游》颔联。二句写秋晚送人情景。上句五字即点明送别的季节、时间和地点,即在秋晚寺旁的江边。下句写僧人夜行景象。在秋雨萧瑟的夜景中,融进了送者与行者的凄然情思。
【生卒】:?—666【介绍】:冀州南宫(今属河北)人。弱冠以文词知名。贞观二十年(646)进士及第。二十一年(647),翠微宫成,诣阙献颂。太宗召见,试作《息兵诏》草,俄顷而就,太宗叹为祢衡、潘岳之俦
【介绍】:唐代诗人。生卒年、籍贯不详。贞观时人。太宗贞观十三年(639),长安僧法琳为道士诬告入狱,明素与诗致意。《全唐诗》存诗一首。事迹见《法琳别传》卷中。
古亭名。故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。李白《赠僧崖公》:“手秉玉麈尾,如登白楼亭。”亦省作“白楼”。陈子昂《夏日游晖上人房》:“人疑白楼赏,地似竹林禅。”
已经。权德舆《丙庚岁苦贫戏题》:“鹾醯一已整,薪炭固难期。”刘禹锡《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》之三:“多门一已闭,直道更无斜。”
【介绍】: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与李频、许棠、黄滔等友善。久试而登进士第。工诗,善绝、律,以七绝《终南山》、《歌风台》为代表作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