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峤《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》:“制下峒山跸,恩回灞水舆。”张说同题诗:“西京上相出扶阳,东郊别业好池塘。”《旧唐书·韦嗣立传》:“(嗣立)尝于骊山构营别业,中宗亲往幸焉,自制诗序,令从官赋诗,赐绢
【介绍】:李白作。是他开元十三年(725)前在蜀中漫游时的作品。峨眉山,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,是蜀中的名胜之一。峨眉山在唐代是一座道教名山,“蜀国多仙山,峨眉邈难匹”,因此,李白登览此山时想起了许多有关
【介绍】:罗隐作。《全唐诗续补遗》题下注:“《全唐诗》八七五作谶记,诗题、小序、诗多有不同,故重录。”并引原注云:“时高骈欲继淮南王求仙方为妖乱,后为毕将军所害。隐作《妖乱志》以讥之,故有《题延和阁》
周海编,柴山林绘。海洋出版社1997年出版。本书以《唐诗三百首》为底本,采用一诗一画,一页一诗,以图为主,辅以简要注释的形式,较长的诗采用双页图画。图文并茂,是一较好的少儿普及读物。
①高而尖的山。杜甫《忆郑南》:“风杉曾曙倚,云峤忆春临。”②即员峤。古代神话中的海上仙山。姚合《暮春书事》:“宿愿眠云峤,浮名系锁闱。”
指公伯寮。春秋鲁人,孔子弟子。曾向鲁大夫季孙谮败子路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。”后或代称诬陷他人者。萧颖士《江有枫一篇十章》之十:“公伯之愬,则如予何?”
古剑名。剑柄为玉,呈辘轳形,故称。见《汉书·隽不疑传》。后泛指宝剑。韩翃《赠张建》:“传看辘轳剑,醉脱骕驦裘。”
清夏力恕撰。凡二十卷,又附卷末一卷。是书虽名曰增注,实际上于词语典故均无注释,但就全诗作串解或评点,于每诗不求面面俱到,而是各有侧重,或内容,或艺术,涉及面甚广,有话则长篇大论,无话即寥寥数语,时有见
【介绍】:生卒年、籍贯、事迹不详。《通志·艺文略》著录《代耕心鉴甲乙判》一卷,录唐人判文。《宋史·艺文志八》总集类著录南康笔《代耕心鉴》十卷,或系一人。作品已佚。
【介绍】:窦巩《江陵遇元九、李六二侍御,纪事书情呈十二韵》诗句。津,渡口。曙月,天将亮时的明月。二句描写江陵(今属湖北)水乡春天早晨清新明丽、朦胧优美的景色。语言含蓄,意境秀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