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书影

书影

十卷。明末清初周亮工(1612-1672)撰。周亮工字元亮,一字缄斋,号栎园,学者称栎下先生,河南祥符(今开封市)人。明崇祯进士,官至监察御史。明亡后,降清,官至福建按察使,康熙八年被劾革职,下狱。《书影》即是作者在狱中所做的笔记,由于当时身居清室,狱事正紧,好些记载只凭记忆,难以搜检核实,所以书成之后,取“老人读书只存影子”之意,名为“书影”。此书刻成后,曾两次被禁毁于清“文字狱”之火中。《书影》一书记述范围广而杂,所涉及包括古迹、方言、植物、禽兽、杂物、风俗、书法、绘画、书刻、诗文、人物、民谣、吏治、宗教、史事、游戏、饮食、学术、景物,等等,“凡古今来未闻未见,可法可传者,靡不博稽而幽讨。陆离光怪,莫可端倪”(见康熙六年本姜承烈序)。其中对诗赋文风的评述,对文人轶事、艺坛掌故的记载占相当的比例,这部分内容对文学、艺术及史学的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。作者平生阅读极广,在《书影》中也多所援用,引用书籍涉及经、史、子、集各部,多达上百种。而且记述之际,充分利用笔记的特点,兴之所至,信手拈来;尽管有时不免讹误(如元祐党籍本来只有七十人,其余的人都出自附益的说法,本来出自费衮的《梁溪漫志》,而周亮工却引用陈玉璂的跋,等等),但总的说来,《书影》“记述典瞻,议论平允:遗闻旧事,颇足以为文献之征”,不失为一部增知长见,可备采择的著作。此书初刻于清康熙六年(1667)冬,之后遭禁后,很少流传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9年排印的《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》本。1958年中华书局据雍正怀德堂刻赖古堂的排印本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的《明清笔记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书谊略

    二十八卷,《叙录》一卷。清姚永朴撰。姚永朴字仲实,安徽桐城人。此书只载今文二十八篇,而姚永朴所采录众说,也不分汉、宋,其中,多取自桐城方苞、姚鼐、戴钧衡、吴汝纶、马其昶等人的观点。书中所论,多为泛泛之

  • 道德真经取善集

    十二卷。金李霖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霖,字宗傅,金饶阳(今属河北饶阳)人,精研老氏之学。撰有《道德真经取善集》。李霖认为性命兼全、道德一致,赞同司马光“道德连体,不可偏举”的看法,坚持道德合而为一,不可

  • 生斋读易日识

    六卷。清方坰撰。坰字子春,平湖(今浙江嘉兴)人,嘉庆举人,官至武义训导。其一生研求理学,以程朱为本,著有《生斋文集》。此《生斋读易日识》凡六卷,内容仅及《无妄》,盖未竟之作。其说易皆以易辞证反身克己之

  • 襄平先生幽愤录

    八卷。明末佟卜年(生卒年不详)撰。卜年字八百,辽宁辽阳人,进士出身,官至登莱监军佥事。按卜年为杜茂等人所诬,私通建州,被罪制裁,遂作此书以现己意。由募兵事引起,牵扯上层官僚之间隙,造成冤案。该书包括自

  • 老子化胡经残本

    二卷。附录一卷。无撰者姓名。此书残存《老子化胡经》与《老子化胡经残卷》所存相同,都是卷一和卷十,其内容也基本一致。所不同之处是此书载有《附录》一卷。其《附录》是据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卷子本和英国

  • 传经堂丛书

    十三种,九十三卷。清洪颐煊(详见《管子义疏》)撰辑。该丛除收洪颐煊撰辑著作,还有其父子兄弟等人如洪枰、洪震煊、洪坤煊著作四种。十三种为《礼记宫室答问》三卷、《孔子三朝记》七卷目录一卷、《夏小正疏义》四

  • 霞园诗集

    三卷。《文集》一卷。清郑重(约1673前后在世)撰。郑重,字山公,建安(今福建建安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,任靖江令,官至刑部左侍郎。著有《霞园诗集》、《文选集注》。是集包括诗三

  • 翰苑初编字学汇海

    见《字学汇海》

  • 文苑英华钞

    四卷。宋高似孙编。高似孙生平事迹详见《剡录》。此书主要采摘《文苑英华》中典雅字句可供文章之用者,重新编排而成。体例略仿洪迈《经子法语》,全部为摘录抄合成编。书中所录间有与他本不同之处,如,吕令开莲峰赋

  • 三异人集

    二十二卷。明李贽(1527-1602)编。李贽,初姓林,名载贽,后改姓李,单名贽,号卓吾,又号笃吾、宏甫、温陵居士等,晋江(今福建泉州)人。明代著名思想家。嘉靖三十一年(1552)举人,官至姚安知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