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历代诗话

历代诗话

清何文焕(生卒不详)辑。何文焕,字也夫,乾隆时嘉善(今属浙江省)人。何文焕因前人论诗小品,每易散遗,故将有可考校者汇为一编,不嫌挂漏,成此诗话丛书。《历代诗话》所收始自萧梁,止于明代,共取诗话二十七种。其中梁代钟嵘《诗品》一种;唐代皎然《诗式》、司空图《二十四诗品》共两种;宋代尤袤《全唐诗话》(或以为贾似道门客廖莹中自《唐诗纪事》辑录)、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、司马光《温公续诗话》、刘攽《中山诗话》、陈师道《后山诗话》、吕本中《紫微诗话》、许《彦周诗话》、叶少蕴《石林诗话》、强行父《唐子西文录》、张表臣《珊瑚钩诗话》、周必大《二老堂诗话》、姜夔《白石诗说》、严羽《沧浪诗话》共十六种;元蒋正子《山房随笔》、杨载《诗法家数》、范椁《木天禁语》及《诗学禁脔》共四种;明徐祯卿《谈艺录》、王世懋《艺圃撷余》,朱承爵《存余堂诗话》、顾元庆《夷白斋诗话》共四种。《历代诗话》不取卷帙繁富,可自专行者如《苕溪渔隐丛话》、《诗人玉屑》等书,亦不取类编如《诗话总龟》、《诗话类编》者。何文焕又认为吕伯恭《诗律武库》、张时可《诗厚规范》、王元美《艺苑卮言》等书,多列前人旧说,略无新义、殊不足取。至于杨慎《丹铅总录》则因字多讹误,谢榛《四溟诗话》其中真伪参半,故暂不列入,仍俟觅得善本订正。《历代诗话》所收止于明人,对于清代诗话,因收罗未广,故亦暂付缺如,且俟将来。书末附何文焕《历代诗话考索》一百零一条,以考故实,索其谬讹。何文焕的友人潘梦庐为之校阅,助成其事。《历代诗话》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(1770),即于是年刊行。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排印本,因其中《临汉隐居诗话》原刊残缺过多,用《知不足斋丛书》本抽换。其他部分也作了全面校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晋文纪

    二十卷。明梅鼎祚(1549-1615)编。生平见《才鬼记》。梅鼎祚仿冯惟讷《古诗纪》之意,辑陈、隋以前之文为《文纪》,此为其一。西晋相传四叶,为时不多。何晏、王弼等人主张“援老入儒”,君主无为而治,遂

  • 丁氏宋书南齐书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

    各一卷。清丁谦撰,丁谦,见《丁氏辽史各外国地理考证》。所撰是书将《宋书》、《南齐书》、《梁书》中有关边远少数民族聚居之处的地理情况加以考证,汇集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史料。如是书考文身国当在俄属冈札加,大汉

  • 近报丛谈平虏传

    二卷十九节。不题撰人,书首序署吟啸主人。据序文内容,吟啸主人当即本书作者,不知其真实姓氏。书叙明末崇祯年间满清入犯之事,序中有“今奴贼已遁,海晏可俟”语,则书当成于崇祯三年(1630)。每节有题目,概

  • 书法离钩

    十卷。明潘之淙撰。潘之淙字无声,号达斋。钱塘(今浙江钱塘县)人。此书荟萃旧说,分门别类,共八十二篇目。卷一为“源流”等十五篇,卷二为“取法”等十二篇,卷三为“学篆”等十一篇,卷四为“体式”等十一篇,卷

  • 天然穷源字韵

    九卷。清姜日章(生卒年不详)撰。日章字旦童,如皋(今属江苏)人。此书成于康熙丁酉(1717年),九卷的内容是:卷一为首部曰《字说》,卷二至卷八分为日月水火木金土七部,卷九为末部曰《韵说》。中间七部日月

  • 孟子文说

    七卷。清康浚撰。是书首有黄靖本、岳震川序。又有康浚自序以及杂论、凡例。自序说:“说书不说道理,直说圣贤意之所之……得其意,则道理不说自在。”杂论中说,《孟子》七篇中,前数篇率论为政治国王天下以及出处大

  • 铨部王先生集

    二卷。明王教撰。教字子修,号秋澄。淄川(今山东淄博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隆庆五年(1571)进士。授户部主事,改考功,寻谢病归。后复起考功郎,迁文选司郎中。卒赠太常寺少卿,河南监察御史高举为之作传,载于本

  •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

    见《李卫公问对》。

  • 使规

    一卷。明张洪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洪,字宗海,常熟(今江苏省常熟市)人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张洪以行人司行人奉使往谕缅甸,并著有《南夷书》,此书也是归时所作,采古人奉使事迹,勒为一编。共一卷,分为十

  • 黄帝八十一难经

    见《难经本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