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古音辨

古音辨

南宋郑庠撰。郑氏是南宋与吴棫齐名的古音学家。他的著作早已亡佚,根据元熊朋来《经说》卷二《易诗书古韵》条,可知其书称为《古音辨》。清夏炘的《诗古韵表廿二部集说》和段玉裁的《六书音均表》均存其说。他把古韵分为六部:一东(东冬江阳庚青蒸);二支(支微齐佳灰):三鱼(鱼虞歌麻);四真(真文元寒删先);五萧(萧肴豪尤);六侵(侵覃盐咸)。郑氏的韵目为“平水韵”韵目。所分六部较吴棫所分系统,一、四、六部,-η、-n、-m分明。但郑氏之说“合于汉魏及唐之杜甫、韩愈所用,而于周秦未能合也”(段玉裁《六书音均表》)。分部至简而未能合于古者,以专就《唐韵》求其合,不能析《唐韵》求其分,宜无当也(本江有诰语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极篇

    不分卷。明文翔凤(约1625年前后在世)撰。文翔凤,字天瑞,号太青,广东三水人,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官历莱阳令,终太仆寺少卿。著有《太微经》等。是集皆其官山东莱阳(今烟台)令时所

  • 袁崇焕计斩毛文龙始末

    见《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》。

  • 鲁望集

    十二卷。明袁尊尼(1523-1574)撰。袁尊尼,字鲁望,江苏吴县人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)进士。官至山东提学副使。此集纯为七子之体,故王世贞序极称之。其诗多属朋友间问答,自我感怀之制,格局皆不大。

  • 书帷别记

    四卷。明王樵(详见《周易私录》)撰。《书帷别记》为科举而作,故较浅近简明,有别于其所著另书《尚书日记》,故称“别记”。据清朱彝尊《经义考》,书前原有万历二十年(1584)所作自序,今本已佚该序。有明万

  • 刘贵阳经说

    一卷。清刘书年撰。书年字仙石,河北献县人。此书共三十六条。其中如“献犧”一条,谓犧尊为牛形,角尊则为象形。犧音羲,献音宪,各读其本字,其义自明。司尊彝变犧为献者,朝践乃始献之礼。由于祀事始于献,故曰献

  • 蜀刻本

    八种,十七卷。佚名编。此丛书不知编者,也不著书名,所收清张琦《战国策释地》二卷,见于《宛邻书屋丛书》;唐罗隐《两司书》二卷,见于《拜经楼丛书》;清邵晋涵《南江札记》四卷,已有刊本流传。唯清王筠所著《毛

  • 驳五经异义

    十卷,《补遗》一卷。东汉郑玄(详见《周易郑康成注》)撰。据《后汉书·许慎传》记载,许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,于是作《五经异义》阐述己见。郑玄也因此作了《驳五经异义》百余万言,反驳许慎之说。在《隋书·经籍

  • 山带阁注楚辞

    清蒋骥(约1678-1745)撰。蒋骥,字涑塍,武进(今江苏武进县)人。少好学,每受时辈推赞。年二十,补县学生,与兄蒋文元、蒋芳洲、蒋鹏翮、蒋汾功俱获文誉,里人称“里中五蒋,后来居上”。但是其兄四人先

  • 徐饴盦先生遗书

    无卷数。清徐养原撰。此书是作者的札记、考订之类的著述。所考书籍主要有《字说》、《明堂说》、《井田议》、《黑水考》、《朝鲜疆域考》、《孔子生年月考》、《孟蜀石经考》、《校淮南子》、《注五代史记例》、《御

  • 读书杂释

    十四卷。清徐鼒撰。鼒字彝舟,安徽六合人,道光乙巳进士,官至福建福宁府知府。是书系作者早年所作。据作者自记《年谱》“戊戌二十九岁”条下:“游扬州,与刘孟瞻(文祺)、念楼(宝楠)、罗茗香(士琳)、陈卓人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