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周易辑义续编

周易辑义续编

四卷。清卢兆鳌(详见《周易辑义初编》)撰。此书宗从来知德的学说,对易学有关间题多有阐发,不无卓见。如其解释“君子终日乾乾”说:“乾为纯阳,日禀阳精,故乾有日象。内卦至三,乾象已成,故称终日”。实发前人所未发。但在易象学方面,卢兆鳌所见不高,又乱用卦变,国而出现许多迂腐之论。论者以为其书“真所谓以其昏昏,笑人昭昭者矣,”亦不为过论。有道光二十五年(1845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铜剑赞

    一卷。南朝宋、齐、梁时期江淹(444-505)撰。江淹,字文通,卒后谥曰“宪”,济阳考城(今河南兰考县)人。江淹年轻时孤贫好学,早年就以文章著名。宋、齐、梁三代都做过官,宋代武帝时任徐州从事;齐代曾任

  • 亚圣年谱

    一卷。清式楹日撰。此谱前有作者自叙,书中大抵遵任钓台的《孟子考略》,但嫌任氏《考略》叙次欠详审,于是遍采《史记》、《资治通鉴》、《竹书纪年》以及顾炎武、阎若璩等诸家之说,参究辨订,以成此书。此书所考,

  • 江南昭忠录前编

    六卷。正编九十卷。清丁日昌(1823-1882)督编。日昌字禹生,广东丰顺人,官至江苏巡抚。此书专辑太平天国军入侵时苏州、松江、常州、镇江、太仓等江南诸地殉难绅士民人。事迹昭著者,列之于传;无事迹可考

  • 十一经问对

    五卷。元何异孙撰。异孙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其书在体例上依照朱子“或问”之体,以问答的方式解释经义,故名曰“问对”。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毛诗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

  • 翼乘

    ①十二卷。明崔儒秀修,史学迁纂。清胡献瑶增修,上官竑纂。胡献瑶字心荩,辽宁金县人。累官福建漳州知州。顺治九年(1652)来任翼城知县。上官竑字三立,号松石,邑人。崇祯十六年(1643)进士,顺治初为中

  • 藕香零拾

    三十九种,一百零一卷。清缪荃孙(详见《云自在龛丛书》)编。丛书共三十二册,所收多为世间罕见之书,或虽收入四库,但版本与四库不同的著作,也收入。如元李庭《寓庵集》八卷、元阎复《静轩集》五卷、元元明善《清

  • 桔录

    三卷。宋韩彦直撰。韩彦直,字子温,韩世忠长子,延安(今陕西延安市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绍兴十八年(1148)进士,累官至工部尚书。曾奉命使金,守节不屈。后以龙图阁学士、提举万寿观,以光禄大夫告老辞官,卒封

  • 汉诗说

    十卷。清费锡璜、沈用济(约1671年在世)二人合撰。费锡璜字滋衡,吴江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熟古乐府,平生豪放不羁,有《掣鲸堂诗集》、《汉诗总说》。沈用济,字方舟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少以诗名

  • 书经讲义会编

    十二卷。明申时行(1535~1614)撰。时行字汝默,号瑶泉,谥文定。长洲(今江苏省吴县)人。明代学者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举进士,授修撰。历左庶子,掌翰林院事。万历五年(1577)由礼部右侍郎改

  • 汉书注考证

    一卷。清何若瑶撰。何若瑶,字石卿、广东番禺人。道光二十一年进士,官至翰林院编修,卒年六十岁。《汉书注考证》卷首有他的自序。他撰此书目的在考证《汉书》旧注。如《景帝纪》“禁马高五尺九寸”,而《昭帝纪》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