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宋宰辅编年录

宋宰辅编年录

二十卷。南宋徐自明撰。徐自明,字诚甫,号慥堂,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官富阳主簿,除太常博士、国子博士,终永州知州。除此书外,尚编著有《零陵志》十卷,《浮光图志》三卷。全书以皇朝世系划分卷帙,上起太祖建隆元年(960),下迄南宋宁宗嘉定八年(1215),对两宋十三朝二百五十余年间宰相、副宰相,枢密院长官、副长官的任命、罢免情况,以及这些大臣的籍贯、行状,都作了介绍。全书除太宗朝为三卷、仁宗、神宗、哲宗、徽宗、孝宗诸朝为二卷外,其余诸朝皆为一卷。其史料来源于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、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、《宋大诏令集》及《东都事略》、《丁未录》等五十余种宋人所著史书、笔记。其体例是以年月日为经,以人物事迹为纬。在每位宰辅之下,首列拜罢时间,次列拜罢制词,再次记载人物的字号籍贯、拜罢因由,事迹行状。全书体例严谨、眉目清楚,便于阅读。此书所引用的文献资料,有些已经缺佚,有些已经遗散,幸被此书摘引,才得以保存。例如现存的宋代最重要史料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,早已严重散佚,后人从明代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是为今本,共计五百二十卷,而原书实为一千零六十三卷。《长编》的缺佚,是书则多有记载,可补其不足。对其他缺佚之书,本书同样有拾遗补缺的作用。因此,此书对研究宋史具有很重要的价值。此书在现今残存之《永乐大典》中尚有最早刻本之部分内容。现存最早刻本有明万历年间吕邦耀本,其次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敬乡楼丛书》本。今人王瑞来先生博采群书,著成《宋宰辅编年录校补》一本,对此书漏误多加订正。王氏之书已于1986年由中华书局印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钜野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明吕鹏云、方时化修,吕封齐纂。吕鹏云号溟南,直隶东明县人,万历四十四年(1616)进士,授任钜野知县,官至御史。方时化,歙县人,举人出身。天启初任钜野县知县。考钜野县志,创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(

  • 释常谈

    三卷。佚名撰。书成于宋代之前。所辑录多为史籍中的称谓、成语等。每条均解释语意,考辨典故,颇有条理。有1927年武进陶氏刊《百川学海》本。

  • 严乐园诗集

    六卷。清严如煜(?-1862)撰。此集六卷。卷一为汉南集。卷二为汉南感旧集。卷三为咏史集。卷四五六为苏亭集。严如煜有经世之略,在山西做官,为政清廉造福于民。吟诗赋词虽为业余爱好,然而集中从军悯农词及其

  • 群经辨疑录

    三卷。明周洪谟(约1419-1491)撰。洪谟字尧弼,长宁人。正统十年进士,授编修,博闻强记,善文词、熟历代典故,累官至礼部尚书教仕,卒谥文安。除此书外,还著有《箐斋读书录》等。此书是其官祭酒时与诸生

  • 毗陵集

    十五卷。宋张守(约1118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守,字全真,一字子固,常州晋陵(今江苏武进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,崇宁元年(1102)进士。高宗即位,召为监察御史。绍兴中,历官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。以资政殿大

  • 善行录

    八卷。续录二卷。明张时彻(生卒不详)撰。张时彻,字维静,鄞县(今浙江省宁波市)人,号东沙,明嘉靖二年(1523)进士,累官南京兵部尚书,著有《芝园定集》、《明文范》、《摄生众妙方》、《救急良方》等。《

  • 夕堂永日绪论

    二卷。清王夫之(1619-1692)著。王夫之字而农,号姜斋,衡阳(今属湖南)人,又号船山先生,是明清之际著名三大思想家之一。明亡后一直从事反清斗争,兵败隐逸山林,勤恳著述四十余年,于天文、历法、数学

  • 诗话类编

    三十二卷。明王昌会撰。王昌会,字嘉侯,上海人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是编采摘诸家诗话,参以小说,合成一书。议论则不著其姓名,事实则不著其时代。又并不著出自何书。糅杂割裂,茫无体例,亦博而不精之学。《四库

  • 湖北丛书

    三十种,二百九十一卷。清赵尚辅编。赵尚辅字翼之,四川万县人。光绪年间进士,官湖北学政。丛书即赵尚辅在湖北为官时编刻,共三十种,经部十四种,史部八种,子部七种,集部一种。除汉王逸《楚辞章句》十七卷外,其

  • 学易述谈

    四卷。明方时化撰。该书是时化之子方庞的听讲笔记,所以取名“述谈”,是方氏《易》学的第三种书。书中含《密义述》二十则、《名象述》十二则、《卦爻述》四十则、《凡例述》十二则。首卷之末有佛家三乘之说,可见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