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残本酹江集

残本酹江集

① 六卷。明孟称舜(详见《酹江集》十卷残本)编。《酹江集》原本三十卷,今存两种残本。一为十卷残本,存元、明杂剧十种。此集为六卷残本,存元、明杂剧六种,其中《狂鼓史》(十卷残本)题为《渔阳三弄》),《替父从军》、《真傀儡》、《鞭歌妓》四种与十卷残本并见。唯《燕青搏鱼》、《残唐再创》为此残本独存。孟称舜所撰的《残唐再创》与《盛明杂剧》所收之《英雄成败》,本为一剧,而两本人物的登场次序不尽相同。此残本还保留了《录鬼簿》的部分残叶,与通行本在“已死明公”和“方今明公”的归类上有不同之处。有明刊本。② 十卷。明孟称舜(约1644年前后在世)编。孟称舜字子若,又作子适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崇祯诸生,工诗词,著有《婿红记》传奇和《孟叔子史发》、《人面桃花》等杂剧,编有《柳枝集》二十六卷。此集题孟称舜评点、刘启胤订正。本书为元、明人所撰杂剧的选集,共三十卷,所选皆为沉郁雄奇、激昂慷慨之作,取苏轼《念奴娇》:“一樽还酹江月”之句,命为集名,不同于以风情妍丽为主的《柳枝集》。书前载有所收杂剧的总目,共三十本,依次是,马致远三本:《汉宫秋》、《任风子》、《荐福碑》;白仁甫一本:《梧桐雨》;宫天挺一本:《范张鸡黍》;郑光祖一本:《王粲登楼》;关汉卿一本:《窦娥冤》;岳伯川一本:《铁拐李》;康进之一本:《李逵负荆》;高文秀一本:《谇范叔》;秦简夫一本:《东堂老》;纪君祥一本:《赵氏孤儿》;王实甫一本:《丽春堂》;李文蔚一本:《燕青搏鱼》;武汉臣一本:《老生儿》;罗贯中一本:《风云会》;孟汉卿一本:《魔合罗》;无名氏一本:《隔江斗智》。以上为元杂剧。以下为明杂剧,周宪王一本:《仗义疏财》;王九思一本:《沽酒游春》;康海一本:《中山狼》;冯惟敏一本:《不伏老》;梅鼎祚一本:《昆仑奴》;梁辰鱼一本:《红线女》;王衡一本:《郁轮袍》;徐渭二本:《渔阳三弄》、《替父从军》;无名氏一本:《真傀儡》;沈自徵一本:《鞭歌妓》;附孟称舜一本:《残唐再创》。此残卷仅存元人杂剧:《汉宫秋》、《任风子》、《荐福碑》、《范张鸡黍》、《风云会》、《魔合罗》等六本,明人杂剧《渔阳三弄》、《替父从军》、《真傀儡》、《鞭歌妓》等四本。此书对臧懋循《元曲选》所擅改的文句,据吴兴本均予以订正,并疏明所据。徐渭的二剧采自其改定本,与通行本间有异同。有明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魏忠贤始末

    一卷。清赵吉士撰。吉士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该书记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事。现有《逊敏堂丛书》本。

  • 仪礼释宫增注

    清江永(1681-1762)撰。永字慎修,西徽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康熙时诸生。博古通今,专心十三经注疏,于三《礼》之功尤甚,精于考证。弟子甚众、戴震等人曾受其学。著述颇丰,有《周礼疑义举要》、《古韵标

  • 雅安县志

    六卷,清胡荣湛修,余良选纂。胡荣湛,富顺人,曾知雅安县事。余良选,邑人。雅安古青衣、羌国。秦置严道县,宋齐梁侨置汉嘉县,魏周曰始阳县。隋复称严道县。唐宋元因之。明省严道县为雅州。清雍正间,升为雅州府,

  • 小学搜逸叙录

    一卷。近代龙璋撰,参见《小学搜逸》,是编为《小学搜逸》的简要介绍。其中有《总目考》,备载采辑诸书,谓之皆汉魏六朝以前的遗文坠义,均足以参资考证。有《凡例》,谓“各家所引,同为一字,同出一书,而字句间有

  • 群书拾唾

    十二卷。明张九韶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九韶生平亦不详,著有《元史节要》。本书仿王应麟《小学绀珠》的体例。以数记事。分十二门,共一千一百二十五条。便于检阅。有李登序,谓其超出乎《类聚》、《通考》等书,则过

  • 红薇馆吟稿

    一卷。清郭秉慧撰。郭秉慧,生卒年不详,字智珠,湖南湘谭人,李杭之妻。清代诗人。早逝。此书附于其姑郭润玉《簪花阁遗稿》之后,原名《红蔷馆吟稿》,有道光十九年(1839)刻本。书前有李星沅所作序言,共收诗

  • 洪范

    武王胜殷,杀受,立武庚,以箕子归。作《洪范》。惟十有三祀,王访于箕子。王乃言曰:“呜呼!箕子,惟天阴骘下民,相协厥居,我不知其彝伦攸叙。”箕子乃言曰:“我闻在昔,鲧堙洪水,汨陈其五行。帝乃震怒,不畀洪

  • 纪录汇编

    二百一十六卷。明沈节甫(生卒年不详)撰。沈节甫,字以安,号锦宇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嘉靖四十七年(1619)进士,历祠祭郎中,万历间累官工部左侍郎。疏请省浮费,核虚昌,止兴作,减江浙织造,停江西瓷器

  • 史诠

    五卷。明程一枝撰。程一枝,字巢父,休宁人。是编专释《史记》字句,校考诸本,颇有发明。但其中参杂时人评语,似有些俗陋。其体例亦有过于胶固,皆不可据为定论。

  • 缙云文集

    四卷。宋冯时行(约1131前后在世)撰。冯时行,字当可,号缙云,恭州壁山(今四川巴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宣和初进士。绍兴五、六年间为丹稜令。以奉礼部召对,力言和议不可信,忤秦桧,出知万州,不久罢职。桧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