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江忠烈公遗集

江忠烈公遗集

二卷。清江忠源(1812-1854)撰。其事迹见《江忠烈公后集》(辞目)。是编首载左宗植题辞称:“忠源之所言者皆其所行,他人不能为其人,宜不能为其诗。”是集凡数刻,早为咸丰五年(1855)一卷本;次为咸丰六年(1856)蜀刻二卷本,在原一卷本八十五首诗基础上,增补了墓表像赞、祠堂记、碑记、行状及江忠厚第江忠济行状附于后。此本为光绪十三年(1887)吴县朱记荣行素草堂所刻。记荣序称:“歙县张君金城以别本见示,首论祭文国史本传,次书、疏九首,与前刊无一同者。记荣因取与前刊合刻,别本所载,名曰补遗。”今检文录补遗实为十一首,不止九首。又诗录亦有补遗二首。盖为忠源遗集最完备之本。惟记荣所称别本,刻于何人何时,不可确晓,以其内容观之,盖所以补蜀本之遗,疑当在蜀刻之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集雅园帖

    二卷。又名《太谷程帖》。清傅山(1605-1690)书,程士元辑。傅山,字青竹、青主,又字侨山,别署公之它,亦称石道人,号啬庐;入清后又名真山,号朱衣道人,晚称老蘖禅;山西阳曲人,一作太原人。傅山自幼

  • 四书笺解

    不分卷。清王夫之(详见《四书考异》)撰。是书盖病讲章时文,曲解混说,迷说学子,因取全书,随意笺释。虽为正讲章时文之谬而作,而体会涵咏,深有所得。谓俗解慎独,或云在致知前,或云在致知后,均错。经云,“致

  • 桐彝

    三卷。明方学渐撰。学渐字达卿,号本庵,桐城(今属安徽)人。生卒不详。因其子方大镇显贵,赠大理寺少卿。该书是记载其乡里中有忠孝义烈之行人的事迹的著作。只要是作者所见所闻的,概皆收入。人各立传。共收50人

  • 离骚笺

    二卷。清龚景瀚(1747-1802)撰。龚景瀚,字海峰,闽中(今福建闽县)人。乾隆进士,官至兰州知府。著作有《澹静斋诗抄》、《离骚笺》。龚氏有感于王逸、洪兴祖、朱熹之注偏重于“随文训诂,未能贯通其意义

  • 离骚中正

    (无卷数)。清林仲懿(生卒年不详)撰。林仲懿,字山甫,栖霞(今山东栖霞)人。康熙五十年(1711)举人,官至铜陵知县。卷首有《读离骚管见》数则。本书评屈原作品以儒家正统观点为标准,称屈原作品以执中为宗

  • 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

    二十二种,二十八卷。民国萧一山(1902-1978)辑。萧一山,江苏铜山人,曾于北京大学等校任教,1948年去台湾。著有《清代通史》等。清王朝对太平天国文献大加禁毁,有关太平天国的记载也颠倒黑白、假造

  • 春秋纬

    不分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汉学堂丛书》)辑。据《隋书·经籍志》说,阮孝绪《七录》著录有《春秋纬》三十卷,宋均注。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并著录宋均注《春秋纬》三十八卷。宋以后散佚。明代学者孙

  • 本草汇纂

    十卷。清屠道和(生卒年不详)撰。屠道和字燮臣,孝感(今属湖北省)人。著有《医学六种》等书。此书成于同治三年(1863)。为广采诸家本草之精华,整理编辑而成。书中取本草常用药物五百余种,按药物功效分为温

  • 南沙文集

    八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清洪若皋(约1670前后在世)撰。洪若皋,字叔叙,一字虞邻,临海(浙江临海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顺治十二年(1655)进士,授户部主事。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,康熙六年(1667)归家,再

  • 左传分国纪事本末

    十六卷。清张问达(详见《易经辨疑》)撰。此本为传抄本,共十六卷,大体上仿宋人袁枢《通鉴纪事本末》体例,将《左传》之文,分国类聚,每事为一篇,各排比其次第,而详叙事件的始末。首为《周天王传》,以下依次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