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箴膏肓

箴膏肓

一卷。汉郑玄(详见《乾坤凿度》)撰。东汉时期,今古文经斗争激烈,著名今文经学家何休有感于贾逵张大属古文经的《左传》学,于是著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、《穀梁废疾》,既捍卫《公羊》学,亦攻击《左传》与《穀梁》学。郑玄曾师事古文经学家马融,然其学虽以古文经学为根本,却兼容今文经学。因此,他既不容忍何休对《左传》的攻击,亦不赞同何休对《穀梁》的批评,遂针对何氏之书而作《发墨守》、《箴膏肓》、《起废疾》。史称何休见郑玄之书后曾感叹说:“康成入吾室,操吾矛以伐吾乎!”郑玄遍注群经而未及《春秋》经传,据《世说新语》云,郑玄曾注《春秋传》,但未完成。因知服虔所注多与己同,乃以己注赠与服虔。此说可靠性难以断定,然郑氏之《春秋》学亦赖此三书而流传。此三书原与何休所著别行,盖唐时合而为一,逐条先列何休曰,再列郑玄之反驳。此三书宋时散佚。王应麟从诸书中辑出《箴膏肓》二十余条,《起废疾》四十余条,《发墨守》四条,合编为一书,即今《四库全书》所据之本,然已不及原书十之一二。《箴膏肓》专驳何氏攻驳《左氏》之论。如“曹太子来朝,宾之以上卿,礼也。何休曰:‘《左氏》以人子安处父位,非哀世救世之宜,于义《左氏》为短。’箴曰:‘必如所言,父有老耄罢病,孰当理其政、预正事也?”由于何氏并未把《左传》看成是记载史实之书,而是当作《公》、《穀》一类的解经之作,故有此诘难。然从郑氏之“箴”,我们知道在这一点上,郑氏与何氏并没有区别,此书其它诸条,亦可证明这点。清儒刘逢禄学主《公羊》,不满郑玄之攻驳何氏,撰《箴膏肓评》以申何难郑,或评郑氏之伪,或评郑氏之诬、或评郑氏之非典礼,藉此以申《公羊》家言。郑氏此书,清儒王复、袁钧、孔广森、黄爽等都曾重新辑佚。现存《汉魏丛书》本、《艺海珠尘》本、孙氏问经堂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樵谈

    一卷。南宋许棐(生卒年不详)撰。许棐字忱父,海盐(今浙江海盐北)人。嘉熙年间(1237-1240)居秦溪,于水南种梅数千株,自号梅屋。居家之时,究心世道,心有所得,笔录成文,年积月累,以成是书。自序谓

  • 经锄堂经说

    一卷。没有撰者姓名。每篇后皆有陈澧评语,疑为张维屏所撰。因为张氏曾为湖北黄梅县令,篇中有“余尝自龙坪至黄梅”语,而张氏又素与陈澧相善。书中只有文章五篇,都是解说《禹贡》的。其说彭蠡,据《史记·封禅书》

  • 武昌县志

    ①八卷,清熊登修,孟振祖纂。熊登,字仲升,号定涛,江西南昌人,贡生,官武昌知县。武昌附近省治,民俗物产,甲于他邑,而宋、元以前图志,已不可考。明永乐以后,张琦、李荣等先后纂述,代有作者,但或沿革于习闻

  • 黔史

    四卷。清犹法贤撰。犹法贤,字心鲁,别字西樵,贵州人,生卒年不详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副贡考生,以教谕卒官。《黔史》是一部编年体的贵州地方史,记叙了自周赧王三十五年(公元前280年)至清代嘉庆年间

  • 后一捧雪

    二卷。清胡云壑撰。胡云壑,字士谵,一字蘅洲,浙江杭州人。生卒年未详。是编继李玉《一捧雪传奇》而作。以原书记莫怀古事,其义仆莫诚贞姬雪娘,皆为主捐躯。戚继光仗义为友,谊亦可钦。而怀古于此数人皆无所报,以

  • 通鉴注辩正

    二卷。清钱大昕(1728-1804)著。大昕字晓徵、及之,号辛楣、竹汀,晚号潜研老人,江苏嘉定(今属上海)人。乾隆进士。由编修累官至少詹事、广东学政。通经史、历算、地理、金石诸学,尤精校勘、音韵。治学

  • 西学略述

    十卷。英国艾约瑟(详见《格致质学启蒙》)撰。明清之际,首先由基督教会的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,输入了西方的科学文化,后来各地的同文馆及上海的制造局均设翻译馆,介绍翻译西学。1881年,艾约瑟任中国海关总税

  • 粤海关志

    三十卷。清彭年撰。彭年,清内府镶黄旗人。道光十四年(1834)任粤海关监督。是书即于彭年在任时修,至道光十八年修成。是书首为凡例。卷一为皇朝训典,卷二至卷四为前代事实,卷五、卷六为口岸,卷七设官,卷八

  • 丧服古今通考

    一卷。清单为札撰。为札,生卒年不详,字伯平,号芙秋,高密(今山东省高密县)人。嘉庆十八年(1813年)拔贡,历官栖霞教谕。著有《春秋述义》、《四书述义》、《读礼札记》、《读经札记》、《韩文一得》、《奉

  • 连山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《连山易》系北朝刘炫伪作之《易》书。《北史·刘炫传》称:“时牛弘奏购求天下遗逸之书,炫遂伪造书百余卷,题为《连山易》、《鲁史记》等,录上送官,取赏而去。后人讼之,经赦免死,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