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纳兰词

纳兰词

五卷。清纳兰性德(1655-1685)撰。纳兰性德,原名成德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。其先祖为蒙古吐默特氏,以攻占纳喇部领地,改以地名纳兰(纳喇)为姓。纳兰性德出身显贵,其父明珠深得康熙信任,官至大学士加太子太师,权倾朝野。纳兰性德十七岁入太学,十八岁中举人,二十二岁成进士,初授三等侍卫,后晋升为一等。扈从康熙左右,多次随康熙巡视出游塞北江南各地。康熙二十一年(1682)曾奉命赴黑龙江呼伦查勘边情。他以精通文翰得到康熙赏识,但却“淡于荣利”,无意追求乃至厌恶权势功名。他对中原的汉文化有浓厚兴趣,好读书,擅书法,精于书画鉴赏,喜与文人交往。其友人如顾贞观、陈维崧、朱彝尊、严绳孙、姜宸英当时均负文名。惜英年早逝,年仅三十一岁,但在汉文化上已有深厚修养,并在文学创作上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。纳兰性德的创作有诗、文、词各体,而以词成就最高。生前有《侧帽集》、《饮水词》两部词集刊行,收词三百首。取材内容上虽无特色,艺术上却独树一帜,在清初词坛别开生面。当时有“家家争唱饮水词”的说法(曹寅语)。其词感情真挚,写来缠绵悱恻,抑郁蕴藉,造语清淡自然,不假雕饰。他于宛转低沉之外,间有悲歌苍凉之作。其诗清新秀隽,写各地自然风光,抒发思亲思友情怀,亦多佳句。他主张诗歌抒写性情,不可沉溺于摹拟前人,“必自立而后成诗,犹之能自立而后成人也”(《渌水亭杂识》)。他生前辑有《全唐诗选》、《词韵正略》,著有笔记《渌水亭杂识》等。死后由老师徐乾学将其诗、词、文、赋辑为《通志堂集》二十卷。后人黄天骥著有《纳兰性德和他的词》。纳兰生前将自己的词作编选为《侧帽词》,顾贞观、吴绮在江南刊行其词集时名为《饮水词》。后人把两种词集辑集一起,增遗补缺,总名为《纳兰词》,共五卷,补遗一卷。在纳兰词中,富丽堂皇,绮罗香泽的生活描写得很少,悼亡哀痛的作品占相当大比重。其感情真挚、笔触细腻,以平实的语言显现了哀婉的心境,声声血泪。词风凄婉、悲慨、郁结。陈维崧评为“哀感顽艳”。他的乡思之作或赠友之作,一往情深,真切动人。写塞外风光的词,以白描见长,苍凉浑朴,别具一格。有的词作境界开阔,气势宏大。谭献认为“容若长调多不协律,小令则格高韵远,极缠绵婉约之致,能使残唐坠绪,绝而复续”(《箧中词》卷二)。长调虽多不协律,但叙事议论均磊落不凡,意气纵横,一反其小令比较纤弱之病。纳兰擅“以自然之眼视物,以自然之舌言情”(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),使他的词作成为一代之冠。有《通志堂集》附刊本、袁通刊本、张祥河刊本、粤雅堂刊本,辗转重刻。道光十二年(1832)汪元治辑刊结铁网斋刻本附有补遗词评词话,中有校语,比诸家所刊为完备,收词三百二十六首。有光绪六年(1880)《榆园丛刊》本,较汪本多十六首;通行的有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、《四部备要》本。《清名家词》中有《通志堂集》,收词三百四十三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埙篪音

    二卷。明虞淳熙、虞淳贞同撰。虞淳熙(约1598年前后在世),字长孺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。官至吏部稽勋司郎中。著有《孝经集灵》。虞淳贞字僧儒,为淳熙之弟。生卒年

  • 乐山回文四种合刻

    四卷。《补刻》一卷。清王嘉诚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嘉诚,字乐山,北京蓬莱宫道士,自号云鹤道人,他少年业儒,喜吟咏,精书画。乐山回文,有《京西名胜》、《房山古迹》、《留台杂咏》、《庐洲秋兴》,四种各一卷,

  • 书仪

    十卷,宋司马光(1019-1086)撰。司马光字君实,世称涑水先生,后人称司马温公,陕州夏县涑水乡(现属山西夏县)人,著名政治家、史学家。宝元时进士。治平三年(1066),献所撰修《通志》八卷,准自辟

  • 南陵小志

    四卷,首一卷,清宗能征纂。宗能征,浙江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官至亳州知州,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来任南陵县知县。南陵县志,始修于嘉庆年间,宗能征来,有重修之志,而物力艰难,费不易出,故于此不开志局以

  • 小沧浪笔谈

    四卷。清阮元撰。此书为作者游记性质的杂记,以“小沧浪”为名是因作者曾游大明湖小沧浪亭的原因。作者自序云:“作居山左二年,发泰山,观渤海,主祭阙里,又得佳士百余人,录金石千余本,朋辈触泳,亦颇尽湖山之胜

  • 阆中县志

    八卷,清徐继镛修,李惺撰。徐继镛,字邃云,番禺人,曾任阆中县知县。李惺,字西沤,塾江人,嘉庆进士,官至詹事府左赞善,乞养归。咸丰十年(1860),蜀有战事,给事中赵树吉,疏荐惺老成练达,堪胜督办团练之

  • 两浙兵制

    四卷。明侯继国撰。继国,号龙泉,金山卫(今属上海)人。世袭指挥使,事迹不详。此书第一卷首列全浙海图,并附以解说及沿革、兵制。又析浙省十府各为图说,详列兵制、烽堠、倭犯等目。杭州、嘉兴、湖州三府为一图;

  • 四书臆说

    十二卷。清李锡书撰。锡书字见庵,山西静乐(今山西静乐)人。是书卷一说《大学》,卷二说《中庸》,卷三说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卷四、卷五、卷六泛论,卷七、卷八说孝、说道、说心、说理、说气、说性、说情、说才、

  • 道德真经直解

    四卷。南宋邵若愚(生卒年不详)撰。邵若愚,号本来子,钱塘(今属浙江杭州)人,撰有《道德真经直解》。此书约撰成于南宋绍兴三十年(1160)。前人研究《道德经》者,或分《老子》为上下二篇八十一章,或为四卷

  • 述古丛钞

    四集,三十种,一百四十九卷。清刘晚荣编。刘晚荣生平事迹不详。根据自序上记载,他少年时读书甚勤,中年后迫于生计,弃学经商,但仍不忘读书、藏书,后汇编所藏之书成四集,名曰《述古丛钞》,是取孔子“述而不作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