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艺香词抄

艺香词抄

四卷。清吴绮(1619-1694)撰。吴绮字园次,号听翁、绮园,江南江都(今属江苏)人。顺治十一年(1654)拔贡生,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,升兵部主事、武选司员外郎。康熙五年(1666),授湖州府知府。湖州人称他为“三风太守”,说他多风力,尚风节,饶风雅。三年后被罢免,再未出仕。他平生喜交游,当时许多著名文人如吴伟业、施闰章、徐乾学、周亮工、汪懋麟等都与他诗酒往来,过从密切。吴绮擅长骈文,与陈维崧并称清初两大作手。他的骈文应用广泛,抒情、记事,甚至连书信、诗序也多用骈文来写,其风格逼近李商隐。吴绮词也颇负盛名。他的词文辞秀媚,富于情态,陈廷焯称之为“词中小品”(《白雨斋词话》),尤以小令为优。由于词中有“把酒祝东风,种出双红豆”句,他因此被人唤作“红豆词人”。吴绮还工诗。他比较长于七古和律诗。七古宗初唐,律诗则宗尚李商隐和杜牧,文辞富艳,风调悠扬。无论哪一种体裁的作品,取材都不够宽广,基本上没有超出酬答友人、山水纪游和风月艳情的范围。著有《森蕙堂全集》二十六卷、《岭南风物记》、《选声集》。辑有《宋金元诗永》。他还通戏曲,著有《忠愍记》、《啸秋风》和《绣平原》三种传奇,惜已佚。此集为其所撰之词,按小令、中调、长调分列。卷一为小令,卷二为小令中调,卷三为中调、长调,卷四为长调。附录散曲数套、绮词、造语圆融、流丽自喜,然能放而不能敛,外露而不内收,故时有侧艳之语。又如〔醉花间〕春闺云:“把酒嘱东风,种出双红豆。”当时有“红豆词人”之号,其实此亦非上品之句。长调〔满江红〕九阕,颇有激壮之语。有吴琥绣校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痘疹全书博爱心鉴

    见《痘疹博爱心鉴》。

  • 高宗翰墨志

    见《思陵翰墨志》

  • 宣德鼎彝谱

    八卷。明吕震等撰。吕震,字克声,临潼(今陕西临潼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洪武年间入太学,永乐年间任礼部员外郎,宣德年间任礼部尚书。为人奸险佞谀,不识大体,但精力充沛,记忆超人。著有《宣德鼎彝谱》。是书为奉

  • 礼记审议

    二卷。清叶大庄(?一1898)撰。叶大庄,福建闽县(今闽侯)人,字临恭,号损轩,室名有小玲珑阁(有《小玲珑阁词》)、曼殊庵、偕寒堂(有《偕寒堂校书记》)、写经斋(有《写经斋》文稿等),一作写经堂。同治

  • 唐四僧诗

    六卷。不著编者。此集共六卷。所录皆为唐僧人之诗。包括《灵澈诗》一卷、《灵一集》二卷、《清塞诗》二卷、《常达诗》九卷。据《书录解题》载《灵澈诗》、《灵一集》,皆一卷,而《清塞诗》与《常达诗》皆失载。《灵

  • 唐音

    十四卷。元杨士宏(生卒年不详)编。杨士宏,字伯谦,襄城(今属河南)人。是书收诗一千三百四十一首,卷前有杨士宏所撰《唐音姓氏并序》。是书分为始音一卷,正音六卷,遗响七卷。编者自记称十五卷,系遗响有一子卷

  • 民国福建通志

    三百十一卷,民国福建通志局纂修。福建省自宋梁克家《三山志》后,记舆地者,不下数十家。惟明黄仲昭《八闽通志》颇称善本。民国初年,国会建议中央政府督各省修志。闽省当局因设通志局,主持重修通志。几经努力,终

  • 寻乐编

    一卷。明毛元淳(生卒年不详)撰。毛元淳,字还朴,一字婴中,松阳(今浙江省遂昌县)人。崇祯六年(1633)贡生。此书是毛元淳所撰之语录。自序中说:“慕周茂叔寻孔、颜乐处,遇会心辄便记录,故以寻乐名编。”

  • 佚存丛书

    十七种,一百一十一卷,原题日本天瀑山人(林衡)辑。丛书所收均为中土已佚古籍,选择颇精,每书后附编者题跋,述其刊刻源流。据其自序云:“余尝读唐宋已还之书,乃识载籍之佚于彼者,不为少也,因念其独存于我者,

  • 滋溪文稿

    三十卷。元苏天爵(1294-1352)撰。苏天爵字伯修,真定(今属河北)人。累官肃政廉访使、集贤侍讲学士、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等。其藏书之所名滋溪书堂,故名集。原稿三十七卷。诗七卷,文三十卷。诗稿七卷已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