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卷。宋彭耜(详见《道德真经集注》)撰。古来推崇《老子》的学者,从朝廷命官到隐逸方士,其人数之多,不可胜数;又有帝王凑其趣,更有不知名者杂其间。众家著述之丰,可谓汗牛充栋。彭耜所撰《道德真经集注杂说》
二卷。清俞樾撰。是书为《诸子平议》之第十五种。其中《学行》篇“有学术业”,“术”读为“述”。《吾子》篇,“足言足容”,“容”犹“用”也。《问道》篇“涂民耳目”,“涂”读为“”(通杜)。《孝至》篇“何以
八卷。清胡嗣运撰。嗣运字鹏南,安徽绩溪县人。此书是胡嗣运在光绪三十二(1906)年执教于梁安东山高等小学所作。因是记其与学生就《诗经》问答而成书,故曰《枕葄斋诗经问答》。系问答语录体著作,不附经文。亦
一卷。宋柳永(980?-1053)撰。柳永原名三变,字耆卿,一字景庄,排行第七,崇安(今属福建)人。早年随父亲在汴京,以写艳词知名于时。景祐元年(1034)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号柳屯田。著有《乐
九卷。明郝敬(详见《周易正解》)撰。此书一名《经解绪言》。敬曾著有九经解,包括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仪礼》、《周礼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皆单独成书,共一百六十五卷,一百六十七
天庭明兮云霓藏,三光朗兮镜万方,斥蜥蜴兮进龟龙,策谋从兮翼机衡。配稷契兮恢唐功,嗟英俊兮未为双。【大意】东汉王逸所作,仿《九歌》而成,代言体形式,通过怀念屈原而抒发悲愤的情怀,在表现手法上更注重比喻和
二卷。清洪颐煊(1765-1833)撰。颐煊字旌贤,号筠轩,晚号倦舫老人,清浙江临海人。嘉庆拔贡生,入赀为州判,署广东新兴县事。为孙星衍门人。又尝为阮元幕府。好聚书,家藏善本书三万余卷,碑版二千余通,
二卷。清汾上谁庵(生卒年不详)撰。谁庵,姓名未详,据“汾上”二字,当为山西人。此剧共二十六出,取材于杂剧《十美图》,但与其所演述的张灵、崔莹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不同。其情节大略为:明才子张灵,工诗善画,
五种,十卷。清管廷芬编。管廷芬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曾编有《花近楼丛书》。咸丰年间,时值战乱,杭州被围,《销夏录旧》是管廷芬在围城中所录,五种为:清俞思谦《全唐诗补遗》一卷并附录、日本河世宁《全唐诗逸》
五卷。明高拱撰。高拱详见《春秋正旨》条。嘉靖三十一年(1552),高拱以翰林编修为裕王(穆宗)讲官,讲解《四书》,嘉靖三十九年(1560)编定此书。书中先解释字句,然后陈说义理,共有十卷。今本只有五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