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诚意伯文集

诚意伯文集

二十卷。明刘基(1311-1375)撰刘基,字伯温,浙江青田人。元末进士,曾任江西高安县丞、江浙儒学副提举、江浙行省都事,因与元朝统治者发生矛盾,充弃官隐居于青田山中。元至正二十年(1360)至应天(今江苏南京),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,并为筹划用兵次第,参与机要,深得朱元璋倚重。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,封诚意伯。洪武四年(1371)辞官。后为胡惟庸所谮,忧愤而死,谥文成。著有《国初礼贤集》、《郁离子》五卷、《覆瓿集》二十四卷、《写情记》四卷、《春秋明经》四卷、《犁眉公集》五卷。本各自为书。是书于成化六年(1470)由戴用、张僖合为一帙,共二十卷,前有杨守陈序。卷一为刘基之孙刘廌所撰的《翊运录》,卷二至卷四为《郁离子》,卷五至卷十四为《覆瓿集》,卷十五、十六为《写情集》,卷十七、十八为《春秋明称》,卷十九、二十为《犁公眉集》。刘基才力富健,善诗能文,颇有盛名。其诗沉郁顿挫,自成一家,足与高启相比。朱彝尊《静志居诗话》称其“诚意锐意摹古,所作特多,遂开明三百年风气”。其文闳深肃括,亦宋濂、王祎之流亚。杨守陈序称“子房之策不见词章,玄龄之文仅办符檄,未见树开国之勋业,而兼传世之文章。与张良、房玄龄相比,刘基不仅博学多识,智略如耶律楚材、刘秉忠,而文章亦非二人所及。高启善诗,宋濂善文,而诗文皆有特色而成就较高者,于明初当属刘基。”四库已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书典林

    三十卷。清江永(1681-1762)撰。江永字慎修,安徽婺源人。清经学家,著有《周礼疑义举要》、《礼书纲目》八十五卷等。是书前有窦容恂、吴华孙序、江永自序及凡例,凡例后又有门人汪世望等及其子江逢圣、江

  • 平津馆丛书

    十集,四十三种,二百五十四卷。清孙星衍(详见《岱南阁丛书》)编辑。汉公孙弘为丞相,封平津侯,地当高津、平原一带,孙星衍为山东督粮道,治所即在公孙弘所封平津故地,因名其书斋为“平津馆”,所刊丛书名《平津

  • 文典类涵

    见《五经类编》。

  • 古今廉鉴

    八卷。明乔懋敬撰。懋敬字允德,上海(今属上海市)人。生卒不详。嘉靖进士。官至湖广右布政使。该书是专记历代有清操之士的著作,录自春秋季文子至明杨继盛。书中材料约略抄录史传,但挂漏太多。据书前自序,是其在

  • 云南勘界筹边记

    二卷。清姚文栋撰。姚文栋,字志梁,生卒年不详,江苏上海(今上海)人。直肃道员,曾随使日本、俄、德等国。后奉命入滇勘查滇缅界务,并查探印缅商情,凡有关地理形势之处,无不博访周谘,绘图记载,遂成此书。分上

  • 横浦集

    二十卷。宋张久成(1092-1159)撰。张久成,字子韶,自号横浦居士,亦称无垢居士,开封(今河南开封)人。九成少师杨时,为程门再传弟子。后从僧宗杲问道,其学乃全入禅宗。绍兴二年(1132)廷对第一,

  • 尔雅贯珠

    一卷。清朱铨编辑。铨字衡臣,浙江仁和人。尚辑有《山海经腴》。是编卷首有朱氏自识。正文分释训、释亲、释宫、释乐、祭名讲武、释器、田器网罟、肴食、衣服、旌旂、圭璧金石、弓箭羽革、释天、星名、释地、释山、丘

  • 史尚书行述

    一卷。附一卷。清史丙荣等撰。丙荣字桂材,江苏江都人,道光十八年(1838年)进士,官至亳州知州。此书记其父史致俨事迹。致俨字容庄,号望之,嘉庆四年(1799年)进士,官至刑部尚书。书中所述大率赞誉致俨

  • 律宗灯谱

    八卷。清代释源谅(1705-1772)撰。源谅,为清乾隆时北京潭柘寺僧人。出家学法尤重律宗法门。他持律精严,研习律宗义理颇下苦功。积多年修持经验和文笔功底,撰成《律宗灯谱》一书。该书以弘扬律宗为宗旨,

  • 周礼军赋说

    四卷。清王鸣盛(1722-1793)撰。王氏另有《尚书后案》,已著录。王氏从经、史、子及其注疏中广为钩稽、征引言及周制军赋者,辑成此书。书凡四卷,卷一自总论《周礼》军赋,依次为总论王畿军制、六乡、廛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