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广义

说文广义

三卷。清王夫之(1619-1692)撰。此书奉六书为宗,以广《说文》之义。部次以《集韵》为序,始于东终于甲,与程德洽《说文广义》略同。不同的是,旨在发明字的本义,对《说文》之篆体则置而不论。有义无字,借他字而通之,叫做“借”。从所假之义,再借而他用,叫做“转”。同用为语助而用法有别,则发明其所以助语成文之理。不规范的字,吏胥士侩及村塾蒙师所撰之为《佩觿》判斥者,不辨。《续修四库提要》云:“《说文解字》之学,后来为盛,兼明文字训诂而得其会归。……夫之此书,其犹大辂椎轮矣。”(杨钟羲)入《船山遗书》中。《船山遗书》有清道光刊本,同治刊本,还有民国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妙法莲华经玄义

    二十卷。唐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妙法莲华经玄义》亦称《法华经玄义》略称《法华玄义》这是天台宋评释《妙法莲华经》题名的主要著述为天台三大部之一。是由智口授,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

  • 平湖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清高国楹修,清倪藻垣纂。高国楹,乾隆初年任平湖县知县。《平湖县志》乾隆十年(1745)刻本,全书十卷,分为:卷一舆地志,目为图说、建置、星野、疆域、山川、城池、津途、坛庙。卷二食货志,目为户口

  • 说文引经证例

    二十四卷。清承培元(生卒年不详)撰。培元字受亶,一字守亶,阳湖(今江苏武进)人。优贡生,就读江阴书院,为李兆洛高足。著作尚有《广说文答问疏证》、《籀雅》、《经滞揭橥》等。此书在考辩《说文》引经的著作中

  • 书房内则例

    一卷,不著撰人名氏和成书年代。是书首为则例,后为续例。叙述亲王府内首领太监、柏唐阿达、柯唐阿达、太监的人数和职责。《清会典》所记,亲王准用七品首领一名、太监四十九名,而是书未列名数,却记有柏唐阿达一名

  • 蒿盦论词

    一卷。冯煦(1843-1927)撰。冯煦字梦华,号蒿盦,晚号蒿叟,辛亥后称蒿稳公,江苏金坛人。光绪八年(1882)举人,十二年(1886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十年后,以京察一等,外放安徽凤阳府知府。自

  • 历代帝王纂要概括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其书主要记述历代帝王的世系、年号、岁数,另对各代帝王的贤否,亦有论及,但以寥寥数语简单概括。据考证,可能为宋代所撰,《永乐大典》有收录。

  • 钱塘先贤传赞

    一卷。南宋袁韶撰。袁韶字彦淳(一作纯),庆元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淳熙十三年(1186)进士,官至同知枢密院。生年不详,端平初卒,年77。袁韶知临安府时,宝庆二年(1226),在钱塘(今浙江杭州)建许

  • 尚书解四书

    一卷。清范士增(详见《周易解四书》)撰。是书以《尚书》解四书,其合者,如“及其使人也器之”,解为“无求备于一夫”;“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”,解为“检身如不及”;“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”,解为“惟刑之恤

  • 玩易篇

    一卷。清俞樾撰。作者认为河洛之学久失其传,后人多争讼不已,各立门户。于是作此书以阐发观象玩辞、观变玩占之大义。书分五篇。第一为始画八卦篇。认为伏羲画卦不始于乾坤,而是以艮、巽为始,次为震、坎、离、兑,

  • 沁源县志

    十卷,首一卷。清韩瑛纂修,王廷抡续纂修。韩瑛字修五,河北通县(今北京市通县)人,康熙三十九年(1700)进士,四十七年(1708)任沁源县知县。王廷抡字简在,四川巴县人,康熙四十一(1702)举人,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