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贺氏丧服谱

贺氏丧服谱

一卷。晋贺循(260-319)撰,清马国翰辑。循字彦先,会稽山阴(今浙江省绍兴)人。其先庆普,汉世传礼,世所谓“庆氏学”,族高祖纯,博学有重名。汉安帝时为侍中,避安帝父讳,改为贺氏。循以陆机疏荐,官至左光禄大夫,开府仪同三司,赠司官,谥为“穆”。循精通礼学,著有《丧服要记》、《葬礼》、《会稽记》及是书等。其事迹载入《晋书》本传。《丧服谱》在《隋唐志》中以一卷著目,现在已经散失。杜佑《通典》引用贺循宗义二节、祫祭图一节,服必以宗起例,以图表明,都是谱之佚文,马国翰以此为根据来进行辑录。又因为郑玄、蔡谟都著有《丧服谱》,所以题“贺氏”来对其加以区别。宗义之文,虽然只有二节,但是,其论大宗小宗之道与夫奉宗之礼。告宗之例,却委曲详明,借此可以窥见古人合族纠宗之情况,不能因为其篇幅短小而对其忽视。此书有玉函山房辑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

    六卷。补录 一卷。清黄丕烈撰。黄丕烈(1762-1825),字绍武,号荛圃,晚号复翁。他曾购置宋本百余种,故将藏书楼命名为“百宋一廛”,自号“佞宋主人”,又号求古居士,“士礼居”为其室号,江苏长洲(今

  • 三礼叙录

    一卷。元吴徵(生卒年不详)撰。按元有吴澄,字幼清,崇仁(今江西崇仁)人,著有《仪礼逸经传》、《礼记纂言》。此《叙录》有涉及《仪礼》逸经者,则徵与澄盖为一人。是书首为关于《仪礼》者,吴氏以为五经之中未被

  • 瀛奎律髓

    四十九卷。元方回(1227-1307)编。方回字万里,号虚谷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此集为唐、宋二代律诗的汇编,所取尽五七言近体。自序称取十八学士登瀛洲、五星聚奎之义,故名集《瀛奎律髓》。创“一祖三宗”

  • 课业余谈

    三卷。清陶炜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陶炜字宾玉,秀水(今浙江省嘉兴县)人。一生勤奋好学,善于著述。《课业余谈》是陶炜的一部杂纂之作。此书仿释名广雅之体,采辑经史中浅而易解之内容,以类编载,从天地至古音转注,

  • 玄言新记道德

    见王弼《老子注》。

  • 嘉定钱氏著述

    三种,五卷。清钱大昭、钱东垣撰。钱大昭(1744-1813),字晦之,一字可庐,江苏嘉定(今属上海市)人。钱大听之弟。是编收钱大昭二种:《可庐著述十种叙例》一卷、《三国志辨疑》一卷。钱氏著述颇多,因无

  • 古今同姓名录

    一卷。梁元帝萧绎(508-554)编。萧绎字世诚,萧衍第七子。幼时盲一目,聪明好学,博览群书,下笔成章,出言为论。在位三年,谥号孝元。萧绎著有《孝德传》三十卷,《忠臣传》三十卷,注《汉书》一百一十五卷

  • 经韵楼集

    十二卷。清段玉裁(1735-1815)撰,段玉裁,字若膺,号茂堂。江苏金坛人。乾隆举人,官知县,曾师事戴东原,为清代著名训诂学家、经学家。所著《说文解字注》影响颇大。《经韵楼集》大多为考据注释之作,涉

  • 养生类要

    二卷。明吴正伦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正伦字子叙,自号春岩子,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精于医术。约生活于嘉靖年间。著有《脉证治方》、《虚车录》、《活人心鉴》等书。此书为吴氏本《内经》有关养生学之旨,参附众医家

  • 瑞竹堂经验方

    五卷。元沙图穆苏(生卒年不详)撰。沙图穆苏字谦齐,曾以御史出任建昌太守。此书为沙图穆苏在任时所撰。原书为十五卷,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载有一部一册,晁瑮宝文堂书目亦列此书之目,可推断此书为明中叶以前著。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