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郑和下西洋考

郑和下西洋考

无卷数。法国人伯希和(P.Pel1iot)撰,此书将郑和下西洋的时间,所历之地及他的部下费信等所著书籍版本、文字等进行考证。郑和在永乐三年(1405年)至宣德八年(1433年)二十八年间,先后七次奉命出使西洋、历三十条国,为明初盛事,当时的“西洋”单指文莱以西印度洋等地,与后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后,系指欧洲,有所不同。但当时西方人对郑和出使西洋研究颇多,已有考证五、六种,但多未经考史源,言之不详。而且考证郑和随从马欢《瀛涯胜览》、费信《星槎胜览》二编,由于俚语俗字,艰难晦涩,有人为之删润,但删润本颇失其真、舛误很多。因此,伯希和为纠谬补缺撰成此书,其体例皆用书评体裁,不分卷第篇目。书的前半部分,主要考证版本,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及所经过的地区;后半部分主要是纠正译文,并校勘《瀛涯胜览》的文字。当时《瀛涯胜览》,存在的版本有张升删削本,今存本,《纪录汇编》本、《国朝典故》本、《胜朝遗事》本,以及《三宝征彝集》本,还有天一阁书目抱经堂藏书志等,不过伯希和所见,仅是《纪录汇编》本和《国朝典故》本,但他考证文字,不注明版本,是其一大疏漏,而且可惜的是,对于一些新发现的史料如马哈只墓志铭、泉州行香碑记、西安重修清净寺记、摩利友天经天妃救苦经等经尾题记没有看到,尽管此书挂漏很多,但他学识广博、注释南海之地理名物,皆非前人所能及。此书有商务印书馆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朔闰日食考

    二卷。清宋庆云撰。庆云,云间(今上海松江)人。该书考订春秋时的朔闰、日食,对天文历法加以研究。有清同治十二年(1873)刊本。

  • 唐音戊签

    二百六十五卷。明胡震亨编。胡震亨字孝辕,号遁叟,赤城山人。浙江海盐人。生卒年未详。万历二十五年(1597)年进士。官累兵部员外郎。著有《海盐县图经》。其所撰《唐音统签》一千二十七卷,以十干为纪,即甲乙

  • 王制里亩算法解

    附《义疏算法解》 一卷。清谈泰(生卒年不详)撰。谈泰,江苏上元县(今南京)人,举乡试,官南汇县训导。博览勤学,曾与上元梅冲从钱大昕习算学,学业精通,所著算术之书三十余种。考证经史之书,或《观书杂识》二

  • 史料丛刊初编

    八册。清罗振玉编。罗振玉(1866-1940),江苏淮安人,祖籍浙江上虞。字叔言、叔蕴,号雪堂、贞松老人。曾任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。九·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制造伪满洲国活动,1933年任伪满监察院院长。1

  • 黄御史集

    十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唐黄滔(约900前后在世)撰。黄滔字文江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乾宁二年(895)进士,兴化中除四门博士,迁监察御史里行。天复六年(901),应召为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推官

  • 叶赫氏家谱

    一卷。清额腾额撰。作者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据此谱所记,叶赫地方贝勒,其始祖原系蒙古人,姓上默特氏,后述入叶赫国。至天命三年(1618年)已在叶赫地方生息一百九十年,共八代。由天命至道光三年(1823年)

  • 文选注残卷

    二卷。唐李善(630-689)撰。事迹见《文选注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云:善注单行之本,世罕传。此本虽称从宋本校正。今考其第二十五卷陆云《答兄机》诗注中,有向曰一条,济曰一条。又《答张士然》诗注中,

  • 孙渊如年谱

    二卷。清张绍南辑,王德福续辑。绍南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,德福江宁人。谱主孙星衍(1753-1818),字渊如。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进士,官至山东督粮道,后引疾归,主讲钟山书院。于经史、文字、音

  • 敩艺斋诗存

    二卷。清邹汉勋撰。生平里贯见《斅艺斋文存》条。卷二《再次韵辛山考棚之作》,自道所得,颇为亲切有味。《论小学》七首为汉勋专长所在,别有韵致。卷一《著书》二首《自序》,于古今音学原原本本,提举弘纲,尤见心

  • 读左质疑

    四卷。清王祖畲(详见《礼记经注校证》)撰。《左传》自刘歆加以表彰,逐渐为学者所重。但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责难。东汉今文学家何休等人曾批评《左传》。唐代学者啖助认为《左传》广采文籍,是非交错;赵匡认为《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