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钱塘县志

钱塘县志

①十纪,明聂心汤纂。聂心汤,新淦人(今江西新干县),万历时钱塘中令,事至即决,庭无留犊。在任时南湖洪水泛滥,于是建化湾塘、筑闸、疏浚南湖、建捍江塘,民思其德,受百姓尊敬。《钱塘县志》万历三十七年(1609)刻本。为十纪,分:疆、胜、制、官、士、献、事、文、外纪。武林丁氏得其抄本,自著凡例、遂渐刻而成书,广为流传。《钱塘县志》光绪丁氏重刊本,体裁最为近古,词亦雅洁,足可称为名作。有清光绪间《武林掌故丛编》(第十六集)本。②三十六卷。清魏纂修。魏按钱塘县,秦置钱唐县。唐代以“唐”为国号,始在“唐”字上加“土”为“塘”。宋时与仁和县同为两浙路及临安府。元、明、清与会和县同为浙江省省会和杭州路、杭州府。康熙末年,魏莅任,见旧志自万历三十七年聂心汤修后,至此时已一百多年未修了。这期间,中经鼎革,时代变迁,风俗变迁,户口、赋税之消长,急需重新修志。乃博采籍传,以旧志为蓝本,载者因之,未载者补之,历数月而成。《钱塘县志》康熙五十七年(1718)刻本。全书三十六卷,分为:卷一为图考、星野、疆域、沿革、形势。卷二为山川上下。卷三为城濠、里市、河梁。卷四为水利、学校。卷五为公署。卷六为户口、田赋、徭役。卷七为风俗。卷八为物产。卷九为官师。卷十为选举。卷十一为恤政。十二为灾祥。十三为坛壝、祠祀。十四为寺观。十五为丘墓。十六为名宦。十七为世家、戚畹。十八九为大臣。二十为忠节、政事。二十一为理学、儒林。二十二为文苑。二十三为孝友。二十四为义行。二十五为隐逸、流寓。二十六为方伎。二十七至二十九为列女。三十为仙释。三十一为金石。三十二为经籍。三十三为古迹上下、古宫室。三十四五为艺文。三十六为外纪。钱塘曾为秦、隋、唐等各朝代的都会。此志接万历聂志后,为清代钱塘县第一部志。有清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图书质疑

    二十四卷。清赵继序撰。赵继序号易门,安徽休宁人。乾隆六年(1741)中举人。另著有《汉儒传经说》、《孔门弟子考》及诗文集。此书以象数言易,而不主张陈抟、邵雍河洛之说。认为作图者本于《易》,反谓作《易》

  • 晋五胡指掌

    三卷。明张大龄撰。张大龄,字立羽,明代四川眉(今四川眉县)人,生于隆庆(1567-1572)、万历(1573-1620)年间。此书主要论述与晋代并立的五个少数民族即匈奴鲜卑、羯、氐、羌的发展、风俗、民

  • 夜行船

    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不剪春衫愁意态。过收灯、有些寒在。小雨空帘,无人深巷,已早杏花先卖。 白发潘郎宽沈带。怕看山、忆他眉黛。草色拖裙,烟光惹鬓,常记故园挑菜。

  • 皇明英烈传

    见《皇明开运英武传》。

  • 伏侯古今注

    一卷。东汉伏无忌(生卒年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伏无忌,琅邪(今山东诸城东南)人。伏湛五世孙、嗣侯爵。顺帝时,为侍中屯骑校尉。永和元年(136),受命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著作。元嘉(151-1

  • 孟子时事略

    一卷。清任兆麟撰。兆麟字文田,江苏震泽人。是书言孟于生于周烈王四年(前372)四月二日,卒于赧王四十六年(前269),乃本于《孟氏谱》,与明郝敬《孟子遗事》:“孟子生于安王初年,卒于赧王元年(前314

  • 寸阴丛录

    四卷。清姚莹(详见《识小录》)撰。是编乃姚氏罢官流放蓬州时,读书偶有所得,随笔抄录之作。共九十二条。各条多引一书证另一书所记之伪,间或发表评论,陈述自己观点,每叙一事都务求详赅,品评津津乐道,概因其罢

  • 太镇海塘纪略

    四卷。清宋楚望撰。宋楚望,字荆川,当阳人,乾隆间进士。曾官江南直隶太仓州知州,加三级,记录四次,记大功八次。奉旨特升江南常州府知府。乾隆十七年(1752),宋楚望移牧太仓,见其地东北滨大海,望洋而惊。

  • 非诗辨妄

    一卷。宋周孚(?-1174)撰。周孚,宋代诗人,字信道,祖籍济南,寓居丹徒(今江苏丹徒县)。七岁通《春秋》,作诗初学陈师道,后学黄庭坚。乾道二年(1166)进士,授真州(今江苏仪征)教授。《宋史·艺文

  • 即墨志

    十卷。明许铤修,杜为栋纂。许铤字静峰,武清县人,进士出身,万历六年(1578)任即墨知县。任职期内,有政德,十一年(1583)升兵部主事。杜为栋,祥符县人,举人出身,万历六年任即墨县教谕,后升任陕西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