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uǒ

【源】 ①汉族姓,明时已有,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②满、蒙古(344)、黎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佐皓,明时博兴人,正统中任登封县丞(15,21)。


现行较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东平、平邑、鱼台、平度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峡江,广东之高要,贵州之从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傣族、瑶族等皆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明代有佐皓,博兴人,正德二年登封县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噶奇特

    读音:Gáqītè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。噶奇特恩译,字雨三,清蒙古镶蓝旗人,光绪年中任吉林将军(254)。又,清蒙古正黄旗中有噶起特氏,蒙古正蓝旗中有噶齐特氏(259),镶黄旗汉军闲散阿尔素兰之妻为噶济

  • 西羌

    读音:Xīqiāng【源】 北周碑铭题名中有西羌骑世龙。西羌是姓,骑是名,世龙是字。姓西羌者乃由此人入居冯翊后,尚无汉译的姓氏,故以西羌为姓(78)。

  • 都嚕

    读音:Dūlù【源】元时人姓(24)。至清时为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长白山、黑龙江等地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①后改为郝氏(24)。②亦作〔都鲁〕(180,2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

  • 读音:Bā【音】 一说,读郅(Zhì),又音Pō(17)。【源】 ①原本郅姓,因事改为叭(17),亦见《韵书》(17,62)。②清云南普洱府思茅厅橄榄坝(今景洪猛罕)土把总叭龙闲,傣族(253)。【变

  • 读音:Bǐng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邴豫的封地在邴,其后用祖先封地“邴”为姓,后有省文去掉邑字旁的,以“丙”为姓。二是以地名为姓,邴是春秋时祭祀泰山的一个城邑,居者以地为姓。

  • 喀爾哈綽特

    读音:Kā′ěrhāchuò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喀尔哈绰特氏(259,260)。

  • 读音:Tán/Tar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桐門

    读音:Tóngmén【源】桐门为宋国北城门之名。乐大心为右师,居桐门,后为氏(7,11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子姓。《左传》宋乐大心为右师,食

  • 耍饒時

    读音:Shuǎráoshí【综】 傈僳族姓。云南以麦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,汉姓为麦(150)。

  • 武群

    读音:Wǔqún【综】 《西秦录》载,乞伏国仁以武群勇士为右辅(27,242)。张澍认为武群为武都之讹(26)。亦书作〔武羣〕(26,27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