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
【源】 即鍼姓,后人改鍼为针(60,62)。【布】 台湾花莲(64)、陕西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针惠,明时山东济宁人,隆庆庚午举人,任扬州如皋县知县(15,21,2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黄骅、山西之太原及晋城、湖南之益阳、江西之宜丰、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白族、傣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亦载, 其注云: “即鍼姓,后人改鍼为针, 明时济宁有之。”
明代有针惠,隆庆举人; 又有针广,正统年岁贡,任光禄寺典簿。
【源】 即鍼姓,后人改鍼为针(60,62)。【布】 台湾花莲(64)、陕西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针惠,明时山东济宁人,隆庆庚午举人,任扬州如皋县知县(15,21,2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黄骅、山西之太原及晋城、湖南之益阳、江西之宜丰、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白族、傣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亦载, 其注云: “即鍼姓,后人改鍼为针, 明时济宁有之。”
明代有针惠,隆庆举人; 又有针广,正统年岁贡,任光禄寺典簿。
读音:Dāi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【布】 山西平陆(298)、台湾高雄(68,261)、四川乐山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上杭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
读音:Cáo/Tsaur,Tsau【综】源出不详。陕西城固有此姓(383)。
读音:Sh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ēn gōng【源】 春秋时楚僭王号,其县尹皆称公。斗克字子仪,谓之申公子仪,屈巫臣字子灵,谓之申公巫臣,其后以申公为氏(7,60)。【人】 申公寿馀,春秋时楚臣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
读音:Jǐnggōng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蒋你家支(375)。
读音:Yèhèjuéluó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多尔炳阿之妻为叶赫觉罗氏(260)。
读音:/Eh,O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Féngsūn【源】 春秋时秦穆公使大夫逢孙戍郑,逢孙密谋取郑,郑觉而逐之,逢孙奔宋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(6,7,12,17,60)。【人】 逢孙依,汉陇西都尉(6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
读音:quàn南诏王劝龙晟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Zhākèt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镶红旗满洲兵吾雅图之妻为扎克达氏(260),〔扎克达〕似即扎克塔之异译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