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é

【音】 又音杰(Jié)(91)。【源】①黄帝史官苍颉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8,12,15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大夫羽颉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冯翊(17,418)。【布】新疆呼图壁(342)、甘肃临泽(352)、永昌(392)、甘谷、台湾台北、南投、台南(68,261)、河北万全(326)、邯郸、山西汾阳(278)、祁县、忻县、内蒙古呼和浩特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颉卫,上古贤人(15,17)。颉文林,明时山西寿阳人,永乐举人(15,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昌黎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大同,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酒泉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引 《姓苑》 云: “苍颉之后。” 以古人名为氏。②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则云: “郑公族后有颉氏。”此当系出姬姓。

或音xié,亦为现行姓。

古有颉卫,贤者; 明代有颉文林,永乐举人; 又有颉宣,赵州通判; 清代有颉际元,任监利县巡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車惃

    读音:Chēkū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乃鲜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车焜” 曰: “《魏书·官氏志》:‘献帝以疏属车焜氏改为车氏。’ 一作 ‘车裩’;《通鉴》 作 ‘车惃’。”

  • 读音:Huì/Huey,Hwei【源】 濊貉,东夷国名(故城在今朝鲜),皆以濊为氏,见《辽东志略》(63)。

  • 祁嘎

    读音:Qígǎ【综】 土族姓。土语意为河边,居于青海东部,汉姓为祁(195)。

  • 是婁

    读音:Shìlóu【源】 代北鲜卑人姓(70,242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是楼〕(27,60,242)。②北魏时改为高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42)。【望】 河南(7)。【人】 是娄卢,南燕

  • 读音:lái出自子姓,商之支孙,食采子郲。因以为氏,其后避难去邑,为来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太史公曰:余以颂次契之事,自成汤以来,采于书诗,契为子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。有殷氏、来氏、宋氏、空桐

  • 修鱼

    读音:xiū yú秦之先为嬴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,有修鱼氏。(见《史记·秦本纪》)少吴后嬴姓,国修鱼。(见《路史·国名纪》)

  • 陳方

    读音:Chénfāng【综】 明时凤阳定远人陈方亮,官镇国将军,本姓陈,育于方翁,太祖赐姓陈方,以继二家之宗,见《宋濂集》(60,62)。历史上复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《宋濂集

  • 巴平

    读音:Bāpíng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
  • 岱箥羅

    读音:Dàibōluó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岱箥罗沙克都林札布,清满洲正白旗人,光绪年间历任科布多办事大臣、吉林副都统、宁古塔副都统(254)。

  • 榮普

    读音:Róngpǔ历史上门巴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 收载,未得其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