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ào

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,子孙以名为氏(6,7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郑大夫王孙骆之后(17,62)。③《史记》:恶来革(或即恶来,商纣王之谀臣飞廉之子)之玄孙曰大骆,子孙以名为氏(60)。④越王勾践之裔,闽越王无诸、越东海王摇,姓驺,驺一作骆(26)。或称夏禹裔孙少康之后有骆氏(17)。⑤北魏时改代北三字姓他骆拔氏(或作佗骆拔、他骆伏、地骆拔等)为骆氏(17)。⑥金时女真人姓散答氏、独鼎氏,汉姓均为骆(71)。⑦清满洲八旗萨克达氏后改为骆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⑧唐时吐谷浑人有骆氏。后唐振武节度使骆嗣恩,吐谷浑人(242)。⑨唐时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,其先安息人,骆奉先养以为子,故姓骆氏,见《通鉴》(242)。⑩布依(133)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内黄(17,60,418),会稽、河南(21)。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%。尤以贵州、广东、北京等省市多此姓,3省市骆姓约占全国汉族骆姓人口60%。【人】骆甲,汉高祖时校尉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之香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“”姓或音luò。音lào者,北方方音所致,当与luò同姓,或为其分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濟吉特

    读音:Wūjǐjít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巴颜喀喇、克什克腾等地(23,63,260)。原系蒙古一部落之名(见《蒙古源流》),明时改称兀者(384),故系以部为姓。今蒙古仍有此姓,但书作〔

  • 吴爾多蘇

    读音:Wú’ěrduōsū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弼里克之妻为吴尔多苏氏(260)。

  • 西夏

    读音:xī xià【源】 西夏为古国名。《穆天子传》:自阳纤西至于西夏氏。是以国为氏(60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穆天子传》注云:“古国名,‘自阳纡西至於西夏氏。’是以

  • 读音:k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1,17,62)。【望】 河内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北卢龙(289)、内蒙古鄂托克旗(318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撖举,元时陕西人,少为里啬夫,不解文字

  • 读音:Jiǎ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zòng平王之子三,长曰精,封于纵,后为纵氏。(见《英贤传》)纵文,萧县人,正统中贡士,任日照县训导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普舍尼奇内

    读音:Pǔshě′níqí′nèi俄罗斯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小麦”,遂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Chè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雞彌没

    读音:Jīmímò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词典》、《姓氏考略》等一并收载。其注据《北史》 云:“倭王妻姓鷄 (鸡) 弥没氏。”

  • 读音:Shé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)。【布】 台湾(64,68,261)、河北无极、河南宁陵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辽宁之清原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、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