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经血漏下夹有黄色之液体。参见经漏条。
证名。即阳明经病。见《医学心悟》。详阳明经病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悬命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多由脾胃损伤,致气壅滞而成。清·潘楫《医灯续焰》:“胀谓胀于外,满谓满于中,排脏腑而廓胸胁,急皮肤而露筋脉,脐凸腰圆,鼓之如鼓,胸腹之疾也。间亦有胀及于头面四肢者,与水肿大同小异,而此则无水也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疮生于眼角外者。治见疔疮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元实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精于医术,著有《药性会元》一书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履贯不详。曾任内医院医官,与全循义合辑《针灸择日编集》一卷(见闻人耆年《备急灸法》)。
病名。六经病之一。多因邪传少阴,心肾阳气衰微,阴寒内盛所致。本病特征是脉微细,但欲寐,四肢逆冷,下利清谷,甚至汗出亡阳等。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,但欲寐也。”《注解伤寒论》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天花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瞿麦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