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舌黑而无苔、无点刺。若中心淡黑湿润而滑者,为里虚已极,宜辛温回阳救逆。若干燥少津,色光亮者,是绛舌之变,为阴虚肾水枯竭,宜甘寒滋阴。若有点有罅,干燥无津,粗涩,则属热极之候,宜大剂清热泻火生津治之,
即中暑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治》:“太阳中热者,暍是也。”喻昌《医门法律》:“暍者,中暑之称。”
指胸膈部疼痛拒按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脉浮而动数,……医反下之,动数变迟,膈内拒痛,胃中空虚,客气动膈,短气躁烦,心中懊憹,阳气内陷,心下因硬,则为结胸,大陷胸汤主之。”多由正邪相
病名。即金属器刃损伤肢体所致的创伤。见《神农本草经》卷中。又名刃伤、金疮、金伤、金刃伤、金疡。亦有将伤后夹感毒邪溃烂成疮,称为金疮或金疡。本病轻者皮肉破损,疼痛、流血;重者伤筋、血流不止、疼痛难忍,并
针具名。九针之一。亦称三棱针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锋针,取法于絮针。筩其身,锋其末,长一寸六分,主痈热出血。”又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锋针者,刃三隅,以发痼疾。”是一种体呈圆柱,针尖锋利,三面有刃的
小儿烦躁的表现。《婴童百问》:“嗞啀者,心经有风邪,精神恍惚,心躁生风,热多不安,烦久则惊,风多不定,躁久而搐。”治宜清热镇惊,用七物黄连汤;风热重者,用至宝丹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主要介绍了各种痛症以及任脉、督脉、冲脉、水病、寒热、犬咬、伤食等病的针灸疗法和取穴。文中还阐明了任脉、冲脉和督脉的循行路线、穴位及其所主的疾病。因人之周身骨节间均有孔(空),而某些俞
忧为肺之志。忧虑的情绪与肺有关,所以过度的忧虑可能损伤肺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肺……在志为忧。”
出《海上方》。为莲房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鸡峰普济方》卷十八。即石苇散第一方,见石苇散条。